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天津理工大学——我们这十年·我的教育故事 | 周雪松:“匠心科研 师道传承”潜心育人的30载
2022-09-26 17:03:00
天津理工大学

  三十年坚守教育岗位,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三十年辛勤耕耘于研发工作,始终秉承“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也是个人自信面向未来关键”的事业理念。


  卅年坚韧,一腔热血。蓦然回首,我已在教学一线坚守二十九个春秋,近30年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里,我看到课堂上求知的青春脸庞,是幸福的,感受实验室中孩子们为一个难题激情澎湃的讨论,是丰满的,三十年如一日和学生互相陪伴,是温暖的。心怀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使命责任,我为学生上好每一堂专业课,开出人生中的“必修课”,留下成长路上的“选修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成为心中有阳光、笔下有力量的有志青年。

  第一课:要始终怀着一颗求知报国的初心做科研

  “要始终怀着一颗求知报国的初心做科研”是每一级学生在进入我团队的第一课。在初入课题组的日子里,大部分研究生很迷茫,感觉创新就像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根本就寻不到其内涵,无从下手。我感觉到孩子们的焦虑后,每周3天的时间耐心辅导学生如何把握“先从物理定性的角度入手,再用数学定量描述、分析问题,最后用数字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猜想”的科研思路。

  为了使团队的研究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每周一次的“英语角”用来和学生互动,锻炼研究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研究生双语讨论创新进展;再将亲身示范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指导研究生智慧创新,让他们了解时事、扩展眼界,明确未来发展规划。

  在SJteam团队式培养中,我坚持“要转变思维、要为创新而学习,要为报国而学习”培养方式,帮助大部分研究生找到努力的方向,让每个人在科研学习和为人处事上都收获了成长与提高。

  必修课:要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内心对待身边事

  “要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内心对待身边事”,是天理学子的人生必修课。几年前,电气工程专业李同学,父亲患恶性肿瘤去世,母亲无劳动能力,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不久,李同学不幸也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病情不容乐观。

  当我得知李同学患病做手术需要筹钱的消息时,立即组织团队的所有师生开会,详细介绍李同学的情况,希望大家尽其所能、提供帮助。团队师生慷慨解囊,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筹集到4000多元医药费;如此同时,把“水滴筹”募捐的消息在网上进行宣传,呼吁更多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就这样,全校师生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力量。这份真情,好似春风般为李同学的生活送去一缕温暖的阳光,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他心中希望的曙光。而我的学生们也在倾洒爱心甘奉献中滋润心田。

  永恒话题:要带着感恩之心脚踏实地走人生大路

  “要带着一颗感恩之心脚踏实地走人生大路”,这是我和学生常常聊起的话题。家国情怀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每年寒假前,我都会给研究生布置特殊的假期作业,“为父母多做家务、陪父母聊天开始、给父母洗脚……,” 用情孝亲、用爱生活,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爱亲人、爱家乡、爱祖国。

  作为民进理工大学主委、天津市政协常委和西青区政协常委,我每年都要撰写大量参政议政的提案和建议,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我带领民进天理会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及时组织会员先后召开12次线上会议,提出150余条有针对性的抗疫建议;同时,捐助善款7000元并资助15名经济困难的天理学生在家用流量上网课。满怀着对祖国培养的感恩之心,从教至今我珍惜每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为学生做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榜样。

  几十年如一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孜孜不倦平平淡淡,终赢得桃李满园芬芳四溢。追逐梦想、翻山越海,我荣幸地成为先行的使者、学生的领路人;教书授课、挥洒汗水,我骄傲立德树人是我不变的追求。我将一如既往,用心用情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照亮他们的前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