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师大东城中学校长陈沪军:怀揣一颗匠心,痴迷于做孩子梦想的点灯人
2017-10-31 15:5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杭师大东城中学校长陈沪军

  人物名片

  陈沪军,中学正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杭师大研究生导师,杭师大教师教育讲席教授。2012年国家教育部初中校长研修班学员,浙江省春蚕奖、省“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获得者。2012年7月调任杭师大东城中学校长、书记以来,依托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平台,着力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行“先听后上”,形成“四备三思”的教师校本研训模式,深入探索“思维课堂”,建设“弘毅少年”成长课程,引领学校课改成绩显著,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1个,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个,浙江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个,杭州市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1个,发表论文20余篇。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邝颖图)在江干区众多学校中,这所学校的成长速度惊人。她从曾经的“两个倒数”一跃成为“江干区教学质量优秀学校”,连续两年位列江干区质量考核增量第一,中考质量连续三年高位增长并入围区前三名,2015年在杭州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被评价为“轻负担高满意度”学校……这就是位于九堡的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下简称东中)。

  很多人会问,这样的“东城速度”到底是如何练成的?稍微了解的人一定知道,这离不开东中背后这位乐于“做教育实验”的校长——陈沪军。物理教师出身的她,把每所接手的学校当作她的“教育实验室”,每到一所学校首先去寻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做假设、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就这样一步步走来,依托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平台,东中在陈校长的手中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并保持着向上的势头。“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每走一步,陈校长都会将这句话更深地刻在心里。

  课改春风吹遍校园,“弘毅少年”唤醒学生心底“种子”

  2012年,陈校长初到东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年度考核正处全区末尾,甚至还拿了两个倒数第一。这种情况,与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的办学初心相距甚远。于是,她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调查,仔细探究当中的“病因”。

  调查后她发现,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问题。“两个学生一起上课,一个认真听课作笔记,另一个趴着睡觉,为什么学生之间存在这样大的差异?直接的原因是后一个孩子对知识不好奇,不渴望,间接的原因是他心中没有梦想,学习没有动力,或者有梦想却缺乏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肯付出努力。”陈校长说。

  实际上,东中地处城郊结合部,生源基础薄弱。学校生源中51%是民工子弟,45%是九堡当地农民子弟,80%的家长学历是初中及以下。因此,孩子的自我期望水平偏低,缺乏远大的理想,多数学生学习被动也不足为奇;同时,很多家庭教育缺位,对孩子放任自流,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素养。

  生源问题搞清楚了,教师的教学问题也突显出来。陈校长说,很多教师停留在讲练结合的应试水平,重灌输、轻建构,一度陷入了“师苦教,生苦学”的境地。加之,学校的德育工作缺乏完整的顶层设计,德育没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及课程体系,不少教师对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人格为先,五育并进”的办学理念心存疑虑,担心挤占教学时间,导致教学状态因循守旧。

  陈校长认为,家庭是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根源,而学校重教轻学、对德育重视不足无疑助长了这种状态,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她意识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摸清“病因”后,陈校长动员全校师生一起思想大讨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东中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过去的‘满堂灌’,使得学习动力不强的学生自我放弃,课程改革就是把学生的内驱力这颗‘种子’唤醒。”于是,培养“弘毅少年”这一目标逐步清晰。

  东中成立课题组,探索“弘毅少年”校本课程的建设,将培养目标细分成“自信个体、主动学习者;合格公民、积极奉献者”四个子目标及12个核心素养,再以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建构了“弘毅少年”成长课程体系,希望实现“培养合格公民,弘毅少年”的育人目标。

  “弘毅少年”成长课程是一个指向培育“弘毅少年”及其核心素养的整体课程。陈校长介绍,“弘毅”出自《论语·泰伯章》“士不可以不弘毅,重任而道远”,“弘”即有远大理想,“毅”即有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光有梦想是不够,若是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梦想也只是空想。”

  据陈校长介绍,“弘毅少年”成长课程由“三驾马车”驱动:一是校本德育课程“弘毅课程”,由“珍爱生命”、“关怀他人”、“担当责任”三大课程群组成。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担当责任,每学期,东中都会就“水与生命”“雾霾与发展”“垃圾与文明”“艺术与成长”等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开展科学探究等方式,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同时开展时政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体验中产生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在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学习力、创造力和表达力。

  二是开展思维课堂,不再“满堂灌”而是循循善诱,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同时,教师从备课到上课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学校摸索出了“四备三思”、“先听后上”的方法,对同一节课进行多次备课与反思;对同一节课的内容,先由一名教师上课、其他教师旁听,下一课时,旁听的教师再回自己的班级授课。

  三是建立起了“弘毅少年”评价体系。东中学子的最高荣誉是当选“弘毅少年”。每一年度,通过班级初评、候选人演讲并展示才艺,经全体师生票选该年度的“弘毅少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设立了弘毅奖学金,对每一个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激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IMG_8531(20200918-1005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