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当汉服与课堂相遇 浙财大形势与政策课玩起穿越
2019-05-23 11:0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莫琳佳)“哇,汉服!”当蒋萌老师身着“胡风”汉服走上讲台时,“穿越感”激起了底下学生的一阵骚动。整理好衣装,调节好话筒,跟着蒋老师的一句“快看我”!浙财大“与众不同”的形势政策课开始了。这节课是由财大形势与政策课师资团,来自数据科学学院的蒋萌老师负责的,讲授“四个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知识。与平常不一样的是,这次蒋老师特地换上了汉服,为学生们讲述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今“一带一路”的关联。

  课刚开始,蒋老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会怎样向你的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答案显然就在她身上:汉服。通过对比蒋老师身上这件胡风汉服与秦汉时期的汉服,学生们加深了对唐代丝绸之路促进民族融合、东西方交流的了解。丝绸之路带来汉服的改良,如今也传承到了一带一路之上。由一件汉服引出的形策课,让学生直言:“这堂课听得实在太认真了。”

  与一般的“汉服授课”不同,蒋老师将汉服完整地贯穿到了整堂形策课中。通过比较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中关于“交流范围、内容及贸易保障”的异同以及古今两条路创造出的无数次文化交融,蒋老师用“不是大袖,没有右衽”的“胡风”汉服让学生们领略到了一带一路与开放交流的魅力。不仅如此,蒋老师还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当今一带一路背后的四个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自强不息、四个自信、开放包容的思想总结为这节形策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如此新颖的形策课,学生们也是第一次看见。数科学院大一的高卓阳说:“我第一次看到汉服,也是第一次看到老师穿汉服来上课。本来打算边听边写作业的,结果听着听着就来了兴趣,到最后脑子里全是'一带一路与四个自信'了。平时都会开点小差,这次我看大家都听得特别仔细。”蒋老师也说:“形策课最大的软肋就是学生很难听懂,也很难感兴趣。我也了解到形策课的听课率相比之下不是很高,所以就一直致力于提高信息的服务性,这次的创新课程我也看到不少悄悄低着的头都抬起来了,课堂互动率也提高了不少。”这节形策课结束,学生们都大呼过瘾,朋友圈也被“汉服老师”刷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谈及为什么想到将汉服与形策课相结合,蒋老师说:“一旦确定授课内容为一带一路后,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丝绸之路,若能互相对比讲学,就能将中华民族自信、开放、包容之传统与现代发展创新之处清晰地展现出来。而汉服可以作为连接古今的纽带,让同学们看见更加鲜活生动的唐代丝绸之路。”为了让同学们对形策课更加感兴趣,增加信息的具象性,蒋老师想出了“当形策遇见汉服”这一招。

  在蒋老师的理解中,形策课的根本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这个时代,帮助同学们建立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引入汉服这样的中华文化,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个国家与民族,也能担起对中华民族的继承与发扬之重任。

  “尊重学生”一直是蒋老师教学的宗旨,在了解到学生的兴趣、思维后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为了准备这次形策课,蒋老师看了7篇论文,上中国一带一路网挖了很多干货,还看了好几个历史科普贴。之前的一次“现代化经济体系”形策课蒋老师更是啃了11篇相关论文,外加5篇专业报道。

  蒋老师从小就对传统服饰感兴趣,真正“入坑”汉服也有十年之久,拥有的汉服塞满了整整两个行李箱。不仅是这次将汉服融入形策课,蒋老师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将汉服与现代服饰混搭到底。蒋老师本身具有的“多元交融底蕴”也促成了这次形策课的完美成功,兼容并包无疑是当代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不过,谈到是否仍会继续穿汉服上课时,蒋老师说:“主要还是要看主题是否合适,思政课创新不是玩噱头,而是要跟着需求走,如果只是穿着形制完全错误的‘影楼汉服’博得眼球,而忽略了汉服文化背后真正的意义,这是不可取的。我希望思政课可以新在实处、新在关键处,有需求才会去行动,但我不会刻意追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DSC_99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