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铠奕 叶晨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显现。
12月21日,浙江省全媒体小记者(小主播)公益组织微光社的星记者、星主播们走进了小巷三寻土布生活体验馆,了解扎染技术,了解传统土布纺织的流程,在实践中学习非遗知识,体验非遗文化。
冰冷的冬雨已经连着下了许多天,活动当天,虽然雨一直未停,但星记者、星主播们的脚步并未被阻挡。“请问这里是微光社研学活动的地点吗?”一大早就有星记者、星主播和家长一起来到活动现场签到。带上自己的小记者证,穿上微光社的专属小马甲,拿上采访本,俨然一副“身经百战”的样子。
在体验馆里,一位正在用古老织布机织布的奶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哇,这是什么呀?这个机器就可以用来织布吗?”“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机器,上面的布好像装米的那种袋子!”“这个布看上去好好看,是用这个机器织出来的吗?”“这个水是用来干什么的?”看着场馆里新奇的织布机和朴素却又精致的土布,星记者、星主播们的脑袋上“长”出了一个个问号。
现场,微光社的张老师带着星记者和星主播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2019年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25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5周年。
另外,张老师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非遗名录和评弹、吴歌、苏绣、川剧变脸等非遗项目,同时告诉大家糖塑、面塑、砖雕等民间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通过这个讲解,星记者和星主播对非遗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激起了他们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热情。
“小巷三寻”这一名字,源于老子曾言的大道至简。小巷三寻的土布纺织技艺于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创始人郑芬兰的带领下,小巷三寻致力于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注重对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小巷三寻的第四代传人傅小凡老师带领着星记者、星主播们开启了土布制作工艺的体验之旅。
小凡老师带着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手工纺织的部件,并向大家讲解了织布机的原理,随后又向大家讲解了纺织主要工序和工具。在解决了“织布机都有什么结构?”“土布是什么?要怎么织?”等疑问后,星记者、星主播们带着好奇上了一堂土布科普课,为所有的疑问找答案。
在科普课堂,星记者、星主播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一匹布的由来”,知晓了土布手工艺现在所面临的传承困境,以及土布手工纺织作为非遗传承蕴含的价值。星记者、星主播们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遇到一些不懂的内容,还专心地拿着笔做记录,一张张小脸上满是渴望知识的表情。
终于到了万众期待的操作环节,带着刚学习的知识,星记者、星主播们开始给布上添色。小凡老师借助PPT向大家介绍布上添色的主要环节和做法,大家拿着手中的白布和橡皮筋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然后跟着自己的心意将白布扎成了一个个花色和形状不一的图案,“爸爸,你看我扎了个小人!”“你猜猜我扎的是什么,这里有两个角的!”“诶呀,这个皮筋好难扎,妈妈你帮我一下”……扎完后,大家排着队把手上的白布放进煮着茶液的大锅里上色。
“小朋友们快过来选一台自己喜欢的织布机吧。”刚刚完成扎染体验的星记者、星主播们别提有多兴奋了,大家开心地在迷你织布机前做好,认真地听小凡老师讲解该怎么编织出一块土布。
——“织布的秘诀在哪里?”
——“要同手同脚!”
掌握“诀窍”的星记者、星主播们迫不及待地就开始尝试自己编织土布。“我的线织得好宽,怎么弄?”“这个梭子太不听话了!”“都弄乱了,该怎么办!”虽然动手操作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但在老师和奶奶的指导下,在家长们的帮助下,星记者、星主播们手中的土布得以“化险为夷”。“我这块布织出来是要送给妈妈的,希望妈妈能够喜欢。”“我想把这块布给弟弟当口水巾。”……孩子们开心地说。
在体验的同时,孩子们还不忘“本职工作”——在出镜播报环节,星记者、星主播们毫不含糊。为了能在镜头前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孩子们结合场馆参观、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的感觉反复练习播报的内容,站在镜头前落落大方地进行了出镜报道,向大家介绍了整个流程,以及土布编织和扎染。同时,孩子们还呼吁大家共同去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拿着亲手染好的小手帕和亲手织的土布,星记者、星主播们别提有多开心了。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是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还在自己心里种下了一颗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
没有赶上这次非遗文化研学活动的小伙伴们不用失望,2020年中国教育在线“雪域星光”军警冬令营即将开营,目前正在火热报名中,竹编、塑糖人、捏面人……一大波非遗文化体验项目向你走来,赶快报名吧!
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912/t20191223_1700805.shtml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