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杭城中小学校长热议读书的“意义”
2020-04-23 22:4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
  人们常说,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而读书确实是一条让人变优秀的既稳妥又便捷的途径。
  对中小学生来说,读书不光能知礼仪、涨学识,还能懂人生、识道理。
  因此,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记者采访了杭城几位中小学校长和专业作家,邀请他们共同来聊聊读书这件日常小事的“大意”。
读书能有更多人生体验
  每年读书节期间,各校都会开展读书活动,还有不少学校会在这个期间给同学们推荐书单。可是,杭城有所小学却特别与众不同,学校每年固定在12月20日发布书单,校长还给这份书单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凤凰童书榜。
  这位校长就是杭州市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对于为何在每年的这个时间发布书单,缪校长说出了背后的原因。“我们也仿照一些富豪排行榜,每年在这个时间发布一次全年级校园童书榜,引导学生做精神富翁。”
 
  记者了解到,全校各年级童书榜分上下两学期,每学期的书单共分三级。据缪校长介绍,一级书单90本,相对固定,为各年级的班级读书会上课用;二级书单200多本,也基本每年有微调,孩子们会在每天中午阅读的30分钟里用到,基本在各班的读书角;三级书单不限。
  对于孩子们读书的意义,缪校长表示,阅读能够改变一所学校,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姿态,会让每个人都成为永远的阅读者和学习者。
  他说,推进儿童阅读课程意义深远,能让热一阵冷一阵、有一阵没一阵的阅读活动成为学校稳定的课程设计,这才是校园阅读最根本的保障。“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能改变人生的气象。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以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改造。”缪校长说。
 
  “读书是人生的第N种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人处世、遣词造句,”中国作协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导师团导师陈曼冬表示,中小学阶段是最好的阅读时间,读书的过程就是生命得到滋养的过程。
  陈曼冬建议同学们选择性阅读,如果学习压力大,可以按照学校给出的书单去阅读,还可以按照语文书本上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看看文学期刊等,“好东西,只有多读才能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同学们可以多读读背背那些经典内容,比如鲁迅先生、朱自清先生等人的文字,反复诵读就会有不一样的体悟。”
 
  另外,如果有些孩子特别热爱文学的,陈曼冬建议可以看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高中生可以看看《十月》等文学期刊,“现在很多孩子都苦恼写文章没有细节,这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没有生活,没有时间去感受。多读多背,写作和表达才能有所提升。”
读书便如“交友”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几天,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启动了“他说•我说•你听”主题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用声音感染身边的伙伴。观成是一所书香气息很浓郁的学校,每个初一学生进校后都会收到三个礼物,每件都与读书相关。
  校长李洁说,第一个礼物是一份书单——早在2015年4月23日,学校就启动了“相约观成·相约三年·相约一百本书”活动,这份书单涵盖了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学生三年来必读选读的;第二个礼物是一本由同学们自制的阅读手札——《书札》,这个手札能够启发学生养成留痕、有感悟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能激励更多学生学会阅读,学会与人分享;第三个礼物也是观成学生自主编写的诗词鉴赏书——《观集雅成》,内容都是学生们日常阅读古诗词的所思所感。
 
  “教育的方向关乎孩子们的生命价值。我始终觉得,想要让一个孩子精神明亮,那最好的方法便是多读书。”李校长说,她倡导的“阅读”不仅仅是读语文方面的书籍,更多的是“全科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置身于多学科阅读中去,当孩子们能够轻松切换不同学科的阅读时,固化的阅读思维也就打破了。”
  现在的中小学生,会感到孤独么?在李校长看来,会的。因为孩子们压力大,有时候会有孤独感,而阅读能够驱除这种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也因此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文化多样性。”
 
  李校长告诉记者,她常听到家长说,“我家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啊?”对此,李校长觉得,孩子之所以不爱阅读,是因为家长不爱阅读,家里没有阅读的氛围,“亲子共读是非常重要的,也很必要,因为不同经历、不同年纪的人读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思考,孩子和家长的观点可以互相碰撞。”李校长说,除了跟爸妈有思想碰撞,她还希望孩子们能够与更多“高人”形成共鸣和擦出火花。
 
  读书就是一个“交友”的过程,李校长认为:“孩子们可以跟作者、跟作者塑造的人物对话,经历他们的经历,感受他们的人生,从而自我审视,自我认知,自我完善。”思辨能力也是从阅读中延展出来的。“真正有效地深层次阅读,除了能读出‘作者意’之外,还能融入自己的‘读者意’,”李校长说。
读书能让心境澄明
  今日,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初中部第五届“阅读·悦心·约未来”读书节如期而至,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开展多项趣味活动,比如初一年级趣读经典、手绘锦篇,初二年级经典阅读、悦读经典,初三年级名著阅读对对碰。同时,学校还推出了“阅读存折”活动,学生可以将日常对书单上要求阅读书籍的完成度存入阅读存折,届时可获评“读书小达人”称号。
 
  据初中部语文教研组组长冯丽萍介绍,在疫情期间,学校还以情境性展现的形式,让学生们将自己假设成《傅雷家书》中的傅雷,让他们根据实际情景与现状,从自身心境出发,给书中傅雷的孩子写信,把傅雷家书活用于现实中。
  不仅如此,还让学生思考,如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来到疫情下的中国,会怎么样?《骆驼祥子》作为一个车夫,到杭州后会发生哪些好玩的故事?“学生将通过这类情景式思考形式产生非常多有创造力的想法,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个进一步深入了解原著的好机会。”冯老师说。
  “书如朋友,在人生的旅途上,人与书之间会邂逅、离散、重逢、误解、反目、共鸣,关系微妙,给人生颇添得了一些情趣。”杭二中白马湖学校初中部校长周虹说,读书的益处多多,而于信息纷扰的当下,我们或许能在书中获得些许精神上的安慰,享受澄明的心境。正如周校长所说,读书时,我们能找到共鸣,能够享受片刻的心灵宁静。
  对于读书对学生和老师成长的意义,周校长认为,各种品类的书籍,都会给师生的生命带来不一样的涵养。
  她说,读文史哲的书,特别讲究熏陶、感受,所研习的东西不见得都那么“实用”,不一定能直接创造价值,但从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来看,从精神涵养所得来看,又有“无用之用,乃大用也”。
 
  “读科普类作品,在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科普常识,又能萌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读历史类作品,在笔墨生动、匠心独运的文风里反观历史真相、洞察人性沉浮;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等名人名著,能够理解哲学与人类文化的休戚相关;读文学类作品,能在意蕴流动里触摸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生轨迹,丰盈单薄个体的生命体验。”周校长表示,学生读书,能够完善自我,心静神凝,视角敏锐,健全人格;教师读书,则能厚实自己,直立三尺讲台,左右逢源。
这些书,你都读过么?
  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时,杭州二中校长尚可给中学生们推荐了余秋雨著的《中国文脉》。他表示,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以独特的视角、深层的思考、蓬勃的激情和灵动的文笔,纵横驰骋,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瞻仰文人的生命格调,探寻中国文化之脉络。
 
  尚校长说,历史与现实沟通,文理与形象交融,是历史,也是散文;是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千年不绝的精神气质。中学生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借助研究者的视野,鸟瞰浩瀚的中国文学,更有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和膜拜。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赵卫群,也在世界读书日当天,推荐了一本书——刘亮程先生的《一个人的村庄》。同时,她还以朗诵的形式,带来了其中的精彩片段。
 
  她说:“疫情给我们来了一次特殊的生命教育,万物生而平等,人和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感到愉悦。”
  朗诵片段: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我正躺在土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头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4-23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