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赵小倩 通讯员 杨悦)在防疫期间,杭州第九中学里的几个时间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个小故事。
2秒:一眨眼走进久违的家
小俞在复学前一晚一直辗转反侧,毕竟3个多月没去学校了,她想:老师和同学,还有以校为家的小猫“阿黄”都还好吗?
4月20日早晨,小俞早早背上书包出门了,手里攥着市民卡,这是老师反复叮嘱要带上的。今天是复学的第一天,和从前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怀着忐忑的心情,小俞向学校走去。
校门口四条步行通道和一条机动车专用通道用隔离带隔开,地上用黄色的线条和红色的数字标示着1米的间隔距离。
小俞戴着口罩,向一条步行通道走去,把手里的市民卡放在读卡器上。边上的值日老师,带着“党员示范岗”的红袖章,笑着对她说:“请抬头注视镜头,测体温。”
眼前有一台测温仪,小俞想摘下口罩,只听老师说:“不用摘口罩,你的体温已经测量好了,正常,请进。”
2秒!
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小俞踏进了校园,香泡树绿意浓郁,绣球花喷吐芬芳,还是那个熟悉的校园。“你好,我的家,我回来啦!”小俞用目光搜寻着自己班级的窗户,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教室走去。
“小俞,等等我!”
是同学小孟,她追上小俞,“我今天忘记带市民卡了。”
“那你怎么进来的?”小俞问。
“左边通道有一台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我走那个通道,一体机直接读取绿码,同时测量体温。”小孟说,“明天我会记得带卡。”
同学们陆陆续续到来了,校门口五个通道同时放行,完全看不到排队拥堵的现象。老师们的汽车全部从边门进入,把正门通道让给不开车的师生。
送小孟来上学的父亲目送着女儿走进校园,心想:“校门口正对着热闹又狭窄的双菱路,如果学生在校门口聚集,会严重影响路上的交通,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幸好学校安排的好啊!”
6分钟:一个年级完成取餐!
这个新年,王大厨没过好。
回老家不久,疫情防控就开始了。好不容易回到杭州,却发现,学校食堂的就餐安全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对于排队,王大厨倒是从来没有担过心。他有个老乡在别的学校管理食堂,很头疼这个问题。但是王大厨知道九中有绝招,早在2017年,杭九中就开始启用“智慧食堂点餐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可在周末下单定制下周五天的营养套餐,食堂根据点餐数量多少配餐和安排取餐窗口。
所以,九中食堂从来不排队。
疫情防控中,九中的“智慧食堂”是强大后盾。但是王大厨还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套餐用的食材小心挑选,精心组合;数量多的套餐,多开几个窗口;加饭、打汤也安排了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要保证取餐的速度。
这天中午,王大厨紧张地站在打饭窗口前,反复叮嘱食堂员工,打饭动作要快,互相要配合好。
11点40分,高一年级下课铃响起,同学们陆续进入食堂。手持校园卡径直走向窗口,取走自己预定的套餐。大多数的窗口都没有排队现象,即使排队,也只有三五个人。
很快,高一年级400多位同学取餐完毕,总共才用了——
6分钟!
王大厨松了一口气,正了正高高的厨师帽,向后厨走去。
15分钟:错峰用餐成功啦!
4月7日早上6:00,付经理正在食堂等着王大厨。今天,她要和王大厨商量食堂用餐安全的问题。
付经理觉得这个假期过得特别充实,从2月份起,她就和员工们在网上云交流,云沟通,讨论疫情防控,学习防护知识。上礼拜接到了开学通知,她和同事们立马就制定出了一套防疫期间的特殊流程。
“这里要拉上警界线,这里要标好位置序号,”付经理环顾着食堂二楼的用餐区,“食堂里人多,是张嘴吃饭的地方,所以秩序非常重要,一定要保持相隔一米以上。”
食堂入口处摆上了一张小桌,上面放着75%的医用酒精、免洗消毒液等消毒用品。这些消毒用品既要能杀死病毒,又要对人体无害,都是付经理精心挑选的,“进门前一定要在此消毒,确保病不从口入。”
可是保持用餐距离还是个难题。首先要保证同学们同向就坐,王大厨想了一个好办法:把桌子一边的椅子脚都捆上了,椅子拉不出来,只能单向坐。
那么,座位不够怎么办?
两人和学校领导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错峰用餐,每个年级错开15分钟。教师食堂也暂时让给学生,这样所有的座位加起来,足够一个年级的孩子同向就坐。
可不可行呢?试了才知道。
中午,同学们涌进了食堂,大多数都戴着口罩。同向就坐,不便交谈,很多同学很快就吃完了。他们一离开座位,食堂工作人员马上上前收拾桌面,并消毒桌椅。
15分钟后,深蓝色的校服几乎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橘黄色的条纹。又过了15分钟,“天蓝色”取而代之。食堂里没有出现拥堵和排队,也没有人等座位。三个年级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用餐。
一个高三的同学走了过来,老远就给王大厨比心:“疫情期间,大九中食堂的水准一点也没下降,给五星好评!”
紧张的一天过去了,在疫情防控期间,这只是九中校园里平常的一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