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实习编辑 陈昊昱 通讯员 邵欢欢)6月9日下午,杭州市江干区国际理解教育“种子教师”培训2020年第三次集中研修课程之“我与世界:基于国际理解的项目式学习”在杭州凯旋教育集团南肖埠小学A楼二楼阶梯教室举办。本次活动延续前两次线上线下直播混融的研修形式开展,首次推出跨学科联动课堂《探寻动物世界》,并与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进行同课异构,并面向全网直播。
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英敏作主旨演讲。杭州凯旋教育集团理事长、特级教师严国忠作总结指导。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冯雪,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国际交流指导中心主任杨春英,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指导部主任曾宣伟,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政策资讯部主任和江干区项目式学习负责人汪湖瑛等区内外专家参加圆桌论坛。杭州凯旋教育集团南肖埠小学校长、书记,江干区名师林霞全程参与研修活动。本次研修还在上海普陀区联建小学设立分会场,南小教师线下参与研修,参加线上观摩的除了江干区16所学校的“种子教师”之外,还有泛长三角国际理解教育联盟20余所项目学校师生代表,其中湖北恩施市逸夫小学全校80余名教师集体参加观摩。
此次研修活动由杭州市南肖埠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教研组长郑海英老师主持。
【国际理解 主旨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英敏作《国际理解教育,理解什么,怎样理解?》主旨演讲。姜英敏教授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国际理解教育案例介绍。姜英敏教授通过两个课例的介绍,展现了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开发的现状。并提及两个课案目的都是让学生通过对全球共生、全球责任的思考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国际理解教育,理解什么,怎样理解?主要探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明晰的理论问题。姜英敏教授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来源,把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内容分成四大类:世界和平、全球竞争力、全球化对策、全球共同问题。并提及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国际理解素养——学会作为“世界中的一员”的知识储备、能力、态度。培养国际理解素养要以“讲好中国故事,懂得倾听别人的故事,学会与世界人民创故事”为目标,需要由内而外达成“坚实的国家民族认同、包容的胸怀、全球责任意识”三个核心要素。
三、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怎样做?姜教授介绍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形式:国家课程、地方校本课程、学校活动、国家交流。同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避免国际了解教育、国际误解教育。最后,姜教授提供了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可开发的主题,强调最重要的是构建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尊重多样性的品质,学会与全球人民和谐共生,从而成为全球的一员。
【联动课堂 探寻动物世界】
南小科学学科教师徐佳颖、音乐学科教师张幸合作展示了联动课堂《探寻动物世界》。首先张幸老师通过视频引出鸟儿也是身边最常见的野生动物。然后由小组汇报的形式进入课堂:“文艺小组”通过诗配乐朗诵的方式让我们感受了古人对鸟儿的喜爱和赞美;“观鸟调查”小组通过演讲、鸟类自然笔记展览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鸟儿的形象美;“生活用品调查”小组通过作品展览、图片展览、服饰展览以及解说的方式介绍了鸟羽和鸟纹在生活在还有很多的用途;“美食调查”小组通过PPT+视频的方式展示研究结论:人类驯养鸭子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每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鸭子。
学生汇报后,徐佳颖老师播放“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野生动物需要人类吗?组织学生按“需要或者不需要”分小组辩论,交流表达并反思:人类如何与野生动物共存?进一步引出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保持距离。最后,徐佳颖老师列举了历史上的几次重大疫情启示大家:人类并非是地球的“主人”,人类无法独立生活在地球上,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最后,师生一道在“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的横幅上,郑重签名!
【同课异构 探寻动物世界】
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高希睿老师进行同课异构,以“你还好吗?”为话题,进行“珍稀野生动物急需保护”的项目式学习展示。
“护甲小队”用PPT报告目前穿山甲是被捕杀最多的动物,呼吁人们拒绝野味,拯救动物也保障人类健康;“爱豚小队”以PPT形式报告了白鳍豚已成鲸目动物灭绝之一,并解释了“功能性灭绝”的概念以及造成灭绝的原因都在于人类破坏环境,呼吁全球加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不要让野生动物活在影像中;“寻鹤小组”通过“连一连”的方式让大家认识到白头鹤目前全球数量不到一万只,处于濒危级别,播放白头鹤的自白呼吁国家、人类保护白头鹤:“萌象”小队介绍了猛犸象体型相当于现代大象的十代甚至二十倍,却因山林大火频繁爆发,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猎食、制作皮毛导致灭绝,并播放视频总结出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百分之九九的物种走向了灭绝,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爱鹮小队”介绍了朱鹮具有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由于朱鹮的繁衍能力低下导致朱鹮数量越来越少,通过视频、朱鹮数量变化折线图,作出朱鹮家族将会越来越兴旺的预测。
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都及时进行评点,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吃野味、破坏环境、侵占动物家园、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干扰都会导致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最后,高老师请学生思考人类可以通过什么举措保护珍稀动物?学生纷纷提出了如各国设立法律,学会垃圾分类,改善动物生存环境等措施。课堂结束之际,师生共同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迫在眉睫。
【专家评课 圆桌论坛】
随后进行的是一场跨地、跨界的头脑风暴,两地专家冯雪校长、杨春英主任、曾宣伟主任围绕“项目式学习与国际理解素养提升”进行圆桌论坛,汪湖瑛主任主持。
汪湖瑛主任表示此次活动充分体现“融”字,形式上做到了线上线下融通,地域上做到了杭州上海两地融汇。内容上做到了项目式和国际理解教育融合,两地不同领域的专家体现出了融智。
两地专家首先对展示课作了评点。
上海联建小学冯雪校长对两节课、三位教师给予高度评价:两地同课异构,三位教师专业素养极高,学生知识掌握扎实,课堂氛围活跃。在课堂实践中能由浅入深,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两堂课都能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没有为了国际理解教育而国际理解教育,体现了三个“融”:融入: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的培养目标;融合:融合了多学科,实现从学科渗透到学科统整,从学科统整到学科融入;融通:两堂课都体现了项目建设课程化,课程实施项目化。冯雪校长进一步指出,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迁移。
曾宣伟主任认为两堂课有两点十分值得肯定:一是课堂让学生站在台上,拿着自己的作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项目式学习最基本的要素;二是在学生展示的时候,视野与思路宽阔的,从动物视角到人文视角伸向到历史视角,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生命体。曾主任进一步指出,人类所有的实践、体验最后要回归到极简主义,要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就要过极简的生活,要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
杨春英主任表示两堂课见证了连接,见证了从身边的小鸟到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的连接,真正地探索了世界。在国际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两堂课都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整合。一、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交流,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使学生懂得热爱自然,与环境和谐相处;二、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学生爱心、责任,珍爱生命;三、通过社会实践懂得珍惜资源,培养学生更宽阔的视野,更高的格局;四、在诗歌、音乐中学会欣赏;五、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情感。在国际理解教育中要更关注科学和人文的整合,倡导过节俭的生活,注重精神世界。
紧接着,三位专家就“如何以项目式学习推进国际理解教育?”阐述观点。
冯雪校长以“项目式学习——让国际理解教育真实的发生”为主题分享观点,指出在项目式学习中有很多要素:挑战性的问题、持续性的探究、真实性的项目、学生的发言权选择权、过程中的反思评价等等。这些要素都激发学生探究乐趣,因此教师要做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疑问,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介绍,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联建小学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挑战,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重构知识,创造想象,跨学科备课,进行有效衔接;项目式学习为学校国际理解课程增加了真正的实施理念,使学校教育朝向未来,使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更加明晰。
杨春英主任认为了南小从几年前的国际了解教育走到今天真正在做国际理解教育,成效显著、特色鲜明。她引用姜教授的话厘清了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尊重多样性,学会与全球人民共生,成为全球的一员。她认为项目式学习本质是学习而不是项目,在坚守中达己达人,希望项目式学习能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成长。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中以国际理解理念为指导,实现教育观念、师生角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和规则的全面变革,让教师自发研究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项目式学习,真正为学生全球视野奠定基础。
曾宣伟主任即兴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微报告。他引用了毛泽东的“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这句话表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要理论实践相结合,国际理解教育也应该把知识传授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当今中国式教育是一种缺睡眠式学习,缺实践性学习。因此在做国际理解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善”的教育,从学生的日常起居出发,从学校的常规活动出发;要坚持“合格性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达到合格的要求,而不是把视角投向班级群体的整体分数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分数差距。以课程标准为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带着项目去研学,增加活动教学时间,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让教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产品制作等高阶认知策略和行为,加深对学科概念的深度理解,并实现在真实情景下的迁移和应用。
观课老师通过扫描二维码也留下自己的点评。例如点周莹老师发言此次课堂把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主动探究摆在第一位,由浅入深地探索人与动物之前的关系,课堂富有感染力,引人深思。
【总结指导 颁奖合影】
最后,严国忠先生为此次研修作总结指导。严理事长表示本次活动真正落实了三点:一、一堂大餐大家分享。北师大专家的主旨演讲使我们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在专家理论指引的基础上推进南小国际理解教育;二、两堂生动的项目式学习课堂展示,两地的同课异构都用探索的精神对项目式学习进行了探讨,把主阵地让给学生,把讲台变成学台;三、三位专家的点评都用了三个“三”。面向未来人的成长,我们的课程育人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为未来孩子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严国忠先生对未来课程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不管是国家课程还是拓展课程,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课程的学习过程要吸引学生,课程的学习评价要引导学生,未来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一定不会是单纯的纸笔测试,一定会让类似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评价真实发生,让课程育人水到渠成。
之后,严理事长、杨春英主任两位老师为我校执教老师徐佳颖、张幸老师颁发证书,见证成果!
2020年,杭州市江干区国际理解教育“种子教师”研修项目紧扣全球疫情大背景,将项目式学习这碗“米饭”与“粮食危机”“灾难教育”“人与动物”等研讨话题合理搭配,呈现出了同中有异、稳步进阶、渐入佳境的教育风景!“种子教师”们将用好《我与世界》,共创课程资源,变革教学方式,培养高阶思维,让国际理解教育“深一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