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未来学校的关键,是高效培养孩子的“自我领导力”这本书可以看看
2021-03-14 15:4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实习编辑 鲁少辛)要养成“改变思维”,就要在心里牢记

  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丰富的内容和有温度可实感的参与体验,逐步让孩子的精神内核萌芽生长,实现孩子身心脑灵均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释放孩子的天赋潜能。

  “自我领导力”教育的总体架构是观(思维)—为(行为)—得(结果),主张从思维开始改变,进而改变行为,最终带来结果的改变。

  从行为上,我们除了教导“七个习惯”和领导力原则,学校还致力于构建领导力环境、赋予师生领导力角色,在各项活动中实践领导力。

  但我们也深知,“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静悄悄的,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

  “自我领导力”教育最终要落实到与学生的学业系统相结合,这也是学校推行“自我领导力”教育的难点。

  天地是一所有着美好使命愿景的学校,作为这所学校的校长,我一直在思考,孩子们应该追寻怎样的学习?

  它不是浅表性的学习,不是应试性的学习,也不是单纯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应该是一种深度学习,应该是知、情、行三维介入的学习,哲学上说就是一种通过参与、体验而获得生命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直接经验需要通过多感官参与习得。

  这种学习对知识的需求状态是可持续的,面向未来的,是整体学习素养(核心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升,指向学会学习和实践应用,即拥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教互动与教学相长。

  因此,从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应遵循先学后教再思辨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自我领导力”的教育思维,善于赋能授权地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定学习目标、灵活使用领导力工具,促进学生协同学习、有效互动。

  同时还要关注社会情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重视基于大脑的学习的指导性策略、审辩式思维等。

  “自我领导力”教育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潜能、坚信每个孩子都能主导自己的学习,这样的思维,让老师们大胆地去赋能孩子,不断通过孩子的参与体验来提升孩子的“自我领导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自我领导力”教育提倡赋能授权的教学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领导力教学法

  赋能授权的教学的基础是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 我们在每个班级、年级办公室都建立了情感账户,这帮助了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努力发现彼此的好,感知自己的好,这种彼此的欣赏和喜欢让深厚的信任建立起来

  在此基础上,领导力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整个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促发学生主导的共同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老师们的创意可以持续发酵,碰撞出新的智慧,每周一次讨论,每月一次教研,每学期一次“创课大会”,就特别让人期待。

  这让好的想法彼此激发,形成更多的团队智慧,最终形成一种天地独有的集体创课、协同反思机制,形成强大的课程研发能力。

  为美丽课堂“创课”,为美丽学生“深学”,在课程研发和课堂学习中努力提升领导力,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遵循规律

  好的学习,就是顺应规律的学习。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与学,高度关注学习素养的提升。因此,各学科的领导力教学法是“教之有法又教无定法”,其最主要的思维方式是相信每个学生有独特的天赋和无限潜能,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主导自己的学习,相信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可以找到适合的“打开学习的方式”。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和“唤醒”,在于“发展”和“成全”。

  “深入浅出”是教者的智慧和能力,把教者预设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联系,让教顺应学。

  融化边界

  充满领导力的课堂是一个融合课堂。同科融合,滋润课堂;旁科融合,另辟蹊径;全科融合,成就大家。融合式的体验式学习,是发现式学习、项目学习、现象教学。

  充满领导力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好玩,鼓励学生发现、找到自我,对课堂的环境、课堂关系、学科元素进行高阶的自我思考与学习。

  它指向学力,多元发展,尊重差异;它来自学科,又不囿于学科,多姿多彩。

  充满领导力的课堂探索的是新的教育生态,弥补单科教学的不足,点燃全科星火燎原之势,燎原的是学习张力、生活味道、全人成长,让课堂走进心灵。

  学生需要秧田式生长与立体化发展并存,教师需要基于真实教学情境研究的深度思考力,学校需要积累教研文化之后的科学梳理。

  自由生长,内生发展,课堂永远是主阵地。

  希望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天地人更具学习力和领导力,在教育教学生长中,获取教育教学的智慧,让天地的孩子成长得更加幸福和美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