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实习记者 鲁少辛 通讯员 李冠琳)“万物皆有灵,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活着,还有鲜花、阳光和自由。同样,我们也要给动物舒适的培育环境,科学严谨地操作实验。”在修读完《生理学实验》后,浙大城市学院药学系1902班王柯燕完写下了这样一段课程体会。“我们应该拿出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动物们?不求人人胸有成竹,但求人人敬畏,这是对动物最好的尊重,也是给自己的基本答复。”
近日,王柯燕这篇题为《小兔的献身》的文章参加了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组织的世界实验动物日活动之“我与实验动物的故事”征文活动,被评为全国优秀作品。
外科手术的发展、麻醉技术的应用,青蒿素等现代药物的研发,新冠疫苗等生物制剂的研制……现代医学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无名英雄”——实验动物们的牺牲。而每一个医学生在专业上的成长,也同样离不开实验动物的献身。
为了使生命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浙大城市学院生理学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生命”两字,设计了“感恩生命万物、探究生命奥秘、追求生命价值”的“三生”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全程渗透该理念的“三生有信”活动的路径和方法,为课程铸“魂”。
本着“感恩生命万物”的理念,课程组老师设计了特别的仪式:在实验动物被麻醉之前,教师带领学生以肃穆和崇敬的心情,向为人类医学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实验动物鞠躬并默哀。
经过几轮实践,课程组教师发现这种看似简单的仪式真切地在学生心里播种下了感恩生命、敬畏生命的种子,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更为规范、更加认真,实验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当课程组教师阅读学生们的结课心得时,类似于王柯燕般发自内心的深刻体会几乎在每篇文字中均会流露,读来使人为之动容。这也让课程组教师更加坚信,好的专业教育也必定是触及心灵、唤醒灵魂的。
医护工作者将来面对的是人类的生命,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外,更需要医者仁心的温度情怀和对生命的敬畏。
有着20多年生理学教学经验的医学院教师丁悦敏对学生的一些真实感受,她表示十分理解,因为在她的《生理学》课上,每一个认识或结论均源于动物和人体实验,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开始面对鲜活的生命,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她引导学生从大学开始就培养起高度的责任心、强大的使命感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丁悦敏感叹道:“经过近年来在课程思政实践之路上的持续探索,我们发现其实00后的孩子们对正能量、主旋律的接受程度很高。只要我们能遵循教育本质,真正使课程的育人要素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共振感人至深!这也进一步激励着我们将敬畏生命的教育持续开展下去。”
据悉,医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后,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帮助教师恰到好处地将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全过程,丰富专业教育的内涵,使专业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和初心。随着课程思政实践的不断推进,医学院越来越多的教师角色开始从一名“授课教师”向一名“教育工作者”发生转变,积极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修养、有人文情怀的医学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