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周昊天 汤丽佳 编辑 邱彬鑫)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始终如一的坚守。在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校园里,总有一群人,追逐教育梦想,不负青春韶华;总有一些故事,总有一些瞬间,触动着师生与家长的心灵,温润眼眶,感动彼此。
这些看似平凡的滨实教师,或许人生没有惊天动地的震撼,没有催人泪下的曲折,有的是兢兢业业、春风化雨的默默奉献,有的是朝朝暮暮、年年岁岁与孩子们的风雨兼程,有的是一代又一代幸福传递者永久的接力。
以大爱滋养生命的“蔚蓝”底色,用爱与善良、责任与坚守,播下“善及万物、知行合一”的种子,书写“蔚蓝最美教师”平凡却温暖的教育故事。
陈丹萍:用无限热爱绘就最美教师画像
陈丹萍,中共党员,曾被评为杭州滨江区优秀人民教师、区优秀教师、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是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
工作15年来,她热爱学生,热爱生活,更热爱教育。正是这一份热爱,才让她的人生充满激情,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绽放青春芳华。
陈丹萍老师把陪伴学生当成最快乐的时光,用热爱激励每一个生命逐梦前行;她善于学习、主动合作,珍惜且帮助一起同行的同事,以优异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赢得学生、家长、同事的信任与爱戴,成为他们心中的“王牌”。
这学期,滨江实验小学教师进入生育高峰期,不少老师请产假,加上一年级新生扩招扩班,学校顶岗教师紧缺。因同年级的班级语文老师不足,陈丹萍老师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学校领导征求她意见时,她主动请战,二话不说,表示愿意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请学校放心,请家长放心,请孩子们放心,我会倾注所有的感情与力量!”这是她的表态与承诺。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陈丹萍老师除了担任503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还是语文学科的备课组长,“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现在又加上一个班的语文,肯定是难上加难。但是,她首先想到了学校的困难,想到40多个孩子,她义无反顾接受了重任。
舍小家为大家,没有比孩子们的学习更重要,这是陈丹萍老师的教育情怀。
在陈丹萍老师的信条中,有一种赞誉,不会刻在金杯石碑上,而是驻足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心底;有一种责任,不会由于岁月沧桑而退色,而是历久弥新。
平凡之中的伟大,关键时刻的担当。15年教师生涯,一路艰辛一路歌。陈丹萍老师一直坚持以一颗平常心做人,以一颗进取心做事,努力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重要贵人。
刘新华:教育是唤醒灵魂的诗意旅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哲人的“诗与远方”,“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则是刘新华老师的“诗与远方”。而教育,就是唤醒灵魂的一场诗意旅行,是她最向往、最美好、最绚丽的人生风景。
刘新华是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508班的语文老师。她如此平凡,却又如此优秀,他们如此简单,却甘愿用毕生心血,与教育同仁,一起去培养健康乐观、素能多元、合作担当、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全球化公民。
怀孕9个多月,她仍坚守教学岗位,工作量并没有因为孕晚期而减少,她用心对待工作每一个细节。虽然身体不方便,但凡事亲力亲为,与班级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刘新华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友善和期望,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引导成长中遇到困难的孩子。刘新华常说,“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仿佛可以读懂孩子的心,从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及时发现问题。每每此时,她都会把孩子叫到自己跟前,听他诉说心中的忧愁,用温柔有力的话语鼓励孩子走出低谷,拥抱阳光。
刘新华老师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她认为教育是人性的唤醒,孩子应该是胸怀天下、关心他人、有独立思想并不随波逐流的坚定的人。刘老师看重生命的养成,重视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方向。正直、善良、感恩、宽容、节制……太多美好的品格需要被教师塑造;守时、进取、诚信、做计划……太多优秀的习惯要养成。用爱心和接纳,尊重每一个孩子,听见没有说出口的话,看见躲在远处的渴望。
刘新华老师认为学习的目的是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不是为荣誉、地位、满足自己的舒适而学。期盼孩子们带着正确的使命和动机去学习,才能有持续发展自我的力量。刘老师与各位老师和家长一起,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语文知识的长进如果在享受中获得,是多么美好!刘新华老师希望和孩子一起享受语文,享受语言,享受表达,更享受生活,在享受中增长知识、塑造思维、建造生命。
生而为师,刘新华愿自己不负数十载光阴,心存敬畏,竭力追求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做一个纯粹的守望者。
今夜仰望星空,明朝砥砺前行。
今日怀揣梦想,未来无限可期。
感动自己,美好学生 感动校园人物就在我们身边。
(责任编辑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