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数字孪生”产教融合 浙纺服院人才培养新模式促高质量就业
2022-05-02 10:5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王国海)选取布料、调整印花、展示衣服上身效果……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化“未来工厂”服装虚拟仿真实训室里,该校3D虚拟设计学徒专业学生赵心壶熟练地用鼠标进行了一番操作,随后,只见穿着设计服装的模特在电脑里走起了“秀”,该画面还被同步到一旁的电子显示屏上,给大家展示。
  赵心壶介绍,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要根据模拟效果,检查服装造型和合身性,即时修改设计,并在设计确认后,在校内的服装数字化设计制造中心完成服装的制作。
  宁波是“红帮裁缝”的诞生地和中国最大服装生产基地和品牌基地,具有集约化、精益化、平台化、特色化优势,已具备了产生世界级先进纺织企业的条件。随着3D技术日趋成熟,服装产业不断由传统模式向智能化转变,能够熟练运用3D服装虚拟技术的人才成了企业的“刚需”。
  立足产业发展需求,面向职业教育的人才规律,浙纺服院创新推出“数字孪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据记者了解,该校于2017年与宁波凯信服饰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3D虚拟设计学徒专业。2021年,首批35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并且直接嵌入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层,担任服装3D建模师、服装3D设计师等。浙纺织服院时装学院院长陈海珍说,“从月薪方面来说,就业初期比普通的岗位至少要高出1000元。” 
  该校3D虚拟设计学徒专业毕业生高海波目前在宁波一家企业承担效果图制作工作。他表示,自己在学校的所学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工作中,上手特别快,3D设计技术很好地弥补了他在绘制设计图时的不足,能更高效真实地表达服装。
  那么,“数字孪生”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如何培养出备受企业青睐的人才的呢?“在校内,我们开设了服装数字化设计制造中心,将3D虚拟设计技术和真实生产的智能设备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全链条体验从虚拟设计到现实生产的流程。”陈海珍说。
  据了解,浙纺服院创新了产教融合形态,搭建了服装“数字化全链路”线上线下实践平台:与浙江凌迪科技Style3D公司深度合作,成立了省级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中心(平台)建设,集聚高端设计资源,创新教学场景,建设面料仿真实验室、服装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创新教学场景,支撑数字化快速设计课程教学;与浙江壹布互联企业深度合作,应用实时三维图形生成、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对服装生产全流程、全系统进行数字化模拟,分区串联数码印花、自动裁床、电脑绣花、无人后道、模板缝制、吊挂流水等智能设备实训模块,实现服装数字化管控一体化,为智能制造系列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同时,该校还创新了培养体系模式,打造了“标准引领、数字孪生”实训教学模式,联合当地企业,让学生在寒暑假到企业里参加实训,接受真实的岗位训练,将实训与校内虚拟模拟生产场景相结合,在实训中以问题为导向,从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中挖掘知识、技术,学习课程重难点,提高了学生适岗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寒暑假我们都会去企业实习,能够直接与设计师面对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说我对面料不够熟悉。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就会往这个方面努力,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赵心壶表示,每次实训都让她收获满满,回到学校上课时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在企业里实训,发现问题了,回到学校,我们再帮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他对岗位的认识能力就会比较强。”3D虚拟设计学徒专业负责人侯凤仙表示。为了更好地解答同学们在实训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及难题,学校创新专兼教师数字化培养机制,构建综合配套的数字化研学机制,成立产研办公室,定期实施体验、参与和实战的数字化研学。
  据悉,这一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以来,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示范辐射作用明显,社会影响、认可度广泛提升。数据显示,该专业已成为浙江省特色专业、省双高A类专业群核心专业,获批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教育部现代纺织与时尚服装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作品多次在最具行业影响力赛项获奖,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
  不仅如此,近两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3D服装虚拟技术因准确模拟、简化流程的特点大放异彩:零成本实现快速设计,准确模拟服装效果,并能实时查看3D服装的修改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实际样衣制作以及运输成本。
  陈海珍表示,“下一步,我们会扩大数字化办学规模,继续深化校企数字化合作,组织所有在校生3000人开展3D软件的应用学习,3D建模和智能生产全链路学习,并且以每一届三个班的规模,增设3D虚拟设计班方向。”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