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 通讯员 徐燕军)仲春之初,万物复苏,在“绿色节”——植树节到来之际,50份经过太空旅行的种子——千日紫,飘进了杭州市钱塘区义蓬第二小学的校园,开始了它的地球之旅。
近日,义蓬二小有幸邀请到全国中小学生航天育种探究实践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北京青少年未来科技中心副主任聂玲女士,为孩子们做航天育种科普知识指导。
聂玲秘书长给孩子们介绍了航天育种史、航天育种的流程及太空种子相关知识,以及它与普通种子的区别,对提高我国果蔬产量的意义等。她说:“我国的太空育种始于1987年,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
据了解,一粒种子从搭载航天飞行器进入太空到真正成为太空种子,至少要经过4-6年的周期,太空种子是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再经过数代的遗传稳定性的筛选后才能广泛种植。“所以,同学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种子以及种植机会。”聂玲秘书长说。在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饶有兴趣地仔细记着笔记。
随后,沈阳校长把太空种子和《中小学生航天育种探究实践活动观察手册》交到学生代表手里,小小的种子包含着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次种植机会,用心呵护幼苗,认真做好记录,争取早日让自己的太空种子开花结果。随后,在聂玲秘书长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太空千日紫和地球千日紫的播种劳动实践活动。
播下小种子,放飞大梦想。同学们将满怀热情期待着两种“千日紫”的发芽,观察、记录它们的成长,亲身体验经太空育种后的千日紫的科技魔力,并在心里也播种下一份航天的梦想,期待有一天和小种子一起遨游太空。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