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 通讯员 杨婉茹)谷雨初晴,人间芳菲。随着亚运盛会脚步的临近,各项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志愿服务团队将发挥所长,用实际行动践行浙外精神。
李致颖和温涵老师在亚运村运行团队和亚组委国家(地区)奥委会/残奥委会(简称NOC/NPC)服务团队工作,他们与亚运会的故事十分动人。
春日的清晨,伴着未消的薄雾与初升的朝阳,李致颖老师乘上地铁3号线,一个半小时后到达亚运村。与此同时,温涵老师也在换乘多条地铁线路后到达亚组委,两人都开始了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有着丰富志愿者带队经历的李致颖老师在亚运村人事与志愿者管理中心任职。她早早担任起了守护者的角色,成为了志愿者们的“志愿者”。
记者了解到,她所在的亚运村是亚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运行团队下属有许多不同的业务领域。为了让各业务领域的工作人员尽快熟悉志愿服务工作,助力筹备赛会,作为志愿者主管,她在节俭配岗的基础上,对各中心的志愿者使用方法进行系统化培训,帮助他们梳理志愿者的岗位设置和服务内容,强调志愿者的权利和保障规范,从而更高效地发挥志愿服务效能,也协同引领志愿者成长、进步。
李致颖给领队教师培训
编写志愿者场馆培训、岗位培训方案,与学校场馆、亚运村各中心用人方对接志愿者需求,协助完成志愿服务中心展厅布展设计……一项项准备工作构成了她早出晚归、全力奔赴的每一天。她说:“只有前期培训好,志愿者在服务中才能问不倒、稳得住。”有时,李老师还会将午休这一难得的短暂闲暇时光用于指导学生论文,舍不得合眼小憩。在与各领域工作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她也深入了解了竞赛、媒体、交通、餐饮、安保、礼宾、残疾人服务等不同行业的工作要求,“这些都是在大学校园里接触不到的学习,它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也磨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她感叹道。
4月3日这一天,是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的生日,与亚运吉祥物同一天生日的李致颖老师受邀参加了生日庆祝活动,“这就是我和亚运会的缘分,从2019年来到杭州工作,我就开始期待亚运,盼望有机会服务亚运。”她开心地说。
李致颖(左一)参加亚运吉祥物生日派对
李老师表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服务就是为浙外代言,她将竭尽全力工作,为亚运盛会奉献力量,也让更多人了解浙外这一支有激情、有专业的志愿者队伍。
温涵老师则忙碌于亚组委外联部下设的NOC/NPC服务团队。前段时间,他刚完成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NOC和NPC赛前考察团的接待工作。
温涵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首次加入NOC/NPC服务团队,温老师有过一段让他觉得手足无措的日子,“每次部门会议,我都觉得自己像是个‘局外人’,因为听不懂NCS、OFS这些专业术语,很难及时融入团队讨论”。为了破解这一尴尬局面,他向亚组委的同事要了一份术语表,每天坚持练习背术语。
解决了专业术语的难题,新的难题接踵而来。4月11日,温老师收到了接待一个奥委会代表团来访的任务,落实场馆安排、回复铺天盖地的消息、协调行程安排……各项准备工作摆在他面前。起初一切按照原计划正常进行,但机会似乎有意考验这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代表团团长希望修改行程,但原定的行程安排已经很紧凑,怎么办?“这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整个过程我都是绷紧了神经”,温老师介绍说,为满足代表团的需求,他和同事们熬夜重新安排行程表,逐一与场馆负责人对接,修改接待方案,确认好接待人员、引导车辆、路线、参观时长等信息。最终团队以“零失误”完成了行程安排,圆满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
温涵(右一)与亚运赛会预录用志愿者完成接待任务后的合影
“亚运会的筹备工作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每一个实际问题背后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协调与配合。”温老师非常感慨。在后来的工作中,他非常注重细节的学习和把握,也为各种突发情况设置预案,确保高效解决“临时性问题”。此后,他还成功接待了几个奥委会的考察团,多次参加一对一会议,对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现在我的参与感与自信心越来越强,能够融入团队,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让我觉得非常开心,也很有成就感。”他希冀亚运的到来,“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还有一群浙外人在为展现浙外风采而奋斗,我们都期待在亚运盛会上能够传递更多浙外声音。”
目前,温老师正在积极准备即将到来的亚运会NOC团长大会相关工作,带领学生志愿者熟悉场馆,准备志愿者材料、日程安排、工作进度安排等满满当当的一整天。虽然通勤时间长,他也总是第一个推开团队办公室大门。待繁星野垂,他回到家中又开始线上指导校内学生的科研项目。
迎着朝阳出发,沐着夜色而归,这是2个普通志愿者老师的日常缩影。更多的浙外人秉承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信念,正投入到亚运筹备工作中。浙外与亚运的故事在蔷薇处处月季满园的杭城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