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头雁”出师结盟发展 “新雁”入校迭代升级——浙江农林大学首批200“头雁”学成回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2023-10-22 21:17: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陈胜伟)“专家学者,为我们解读政策、分享信息;创新课程,让我们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基地考察,让我们了解产业、开拓思想……过去一年,我们收获巨大。今天的结业,是我们创业路上提升的第一步,今后我们将联合更多‘头雁’,互相帮助、资源交流,形成‘雁阵’,助力产业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让‘头雁’的精神和‘头雁’的事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力量。”10月21日,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部级“头雁”项目2022级结业典礼暨2023级开班仪式上,2022级“头雁”项目学员、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双善文化艺术策划工作室负责人鲍胜充满信心地说。

  当天,在浙江农林大学进行了一年时间的学习提升后,200名2022级“头雁”项目学员顺利“出师”。他们曾经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种养大户,结业后将回到农村,发挥在大学里学习到的各方面知识,加强协同互助、结成乡村产业振兴的“雁阵”,为乡村全面振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旨在加强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政策支持,培育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头雁”队伍。自2022年起,“头雁”项目计划每年为每个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

  浙江省从2022年开始,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4000名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年均培养800名“头雁”人才。经遴选,由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三家培训校区联合承担,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掌握团队管理新方法、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一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坚持以“头雁”学员需求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贴合实际的课程设置、示范引领的现场教学、精准施策的专家指导等形式做好头雁培育工作。通过一年的学习,浙江农林大学2022级“头雁”结出了累累硕果,18位头雁学员晋升成为2023级头雁培育项目的创业导师,87位学员基地成功申建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68人次获得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证书、4名学员获评浙江省级“新农匠”,还有更多的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省市级以上荣誉几十项。

  其中,该校“头雁”学员沈昀作为中国蜂业代表团成员参加第48届国际养蜂大会,入围国际蜂蜜品质大赛Top20名单,公司被中国蜂产品协会授予“全国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头雁”学员方泳,学习一年先后被评为省乡村振兴实践导师、杭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聘讲师等;“头雁”学员葛雯先后荣获浙江省农创客助力乡村振兴金雁奖、省级农民高级技术职称等,她的“云彩土鸡蛋”在省农博会上获得优质奖……

  当天,在2022级学员结业的同时,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新一批200名2023级“新雁”同时入学。他们将和上一届“头雁”一样,在浙江农林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提升。根据教学计划,浙江农林大学聘请了校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顶尖人才担任他们的专业导师和创业导师,针对带头人从事的产业类型和自身需求,为带头人配备专业跟踪指导教师,为其提供扩大视野、更新知识的平台机会,增强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学校还将推进学历与非学历链接,建立“头雁”项目学员职业技能等级考评绿色通道,利用浙江农林大学全校教学资源对所在产业进行一二三产业全方位融合指导,全方位助力“头雁”发展。

  来自宁波的2023级“新雁”左敏已经是有3个孩子的妈妈。她表示,能够被浙江农林大学录取,参加部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习,努力成为从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领头雁,她感到很骄傲!她希望通过一年的深造,能够成为全省领头雁,助力更多农企提升品牌价值!

  在当天的仪式上,浙江农林大学“头雁”产业矩阵联盟暨省际“头雁”结对共育正式启动。今后,首批结业的“头雁”将协同构建产业矩阵联盟,充分发挥“头雁”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胸怀“雁阵”格局,营造“头雁”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良好氛围,引领“雁阵”齐飞。同时,浙江农林大学将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其他省份的头雁培育机构,通过互聘导师、共享平台等方式,推进协同培养“头雁”模式的迭代升级。

  据介绍,2023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部级“头雁”项目将坚持整分融合培养模式,采取导师制、师徒式和小班化办学。学员入学后经双向选择配备专业导师,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方案,学习期间还将开展体验式浸入培育、孵化式帮扶培育,组织学员之间互相参观考察,推进参观交流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并通过“传帮带”为学员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与指导、项目论证、信息分享、决策参考等服务,指导学员做大做强产业。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