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小初衔接论方法 双校奔赴共探索——杭州长河中学联合长河小学开展小初衔接教学论坛活动
2024-01-02 15:2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沈诗瑶)研韵飘香共交流,拾级而上促衔接。为进一步做好小初学段衔接工作,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近期,浙江省杭州长河中学联合杭州长河小学开展了“小初衔接•学习习惯养成教学策略分享”的教学论坛活动。本次论坛由杭州长河中学教学线领导、文理各科备课组长、青年骨干教师以及杭州长河小学六年级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参加,活动共分为理科和文科两场,由杭州长河中学副校长沈诗瑶老师主持。

  理科专场


  杭州长河中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来燕老师分享了以“心中有“数” 稳步前进”为主题的报告。来老师指出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更为抽象,并注重推理。初中数学着重培养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数据观念等素养。因此,七年级数学组在七年级衔接教学中采用歌曲、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并指导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每日一题、“小老师”说题等活动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杭州长河中学七年级科学备课组长俞玉丹老师分析了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学习重点的不同:小学科学注重感受探究的过程,而初中科学重在亲历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以及交流与讨论。因此,在小初衔接时需要通过课堂和作业着力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数据分析和语言组织能力。

  杭州长河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来明芳老师以两道题目为例子,说明小学数学中也已重视推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小学数学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课中,通过学生动手剪纸、拼纸,推导面积公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杭州长河小学六年级科学备课组长蒋红丹老师梳理了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在学习内容方面的异同。她分析指出小学和初中科学在学习内容上有重合,但是学习方式和学习深度都不同。小学科学主要以动手实践、探索操作来发现简单的科学理论。小学科学是比较具体形象的、可视化的,而初中科学更加抽象和原理化。在作业方面,小学科学题量小,题目简单,强调实验操作检测,以项目化活动为主要形式。

  文科专场


  杭州长河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高露薇老师以作业设计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学会圈划重点信息。高老师还介绍了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教学中的实践措施,比如整理文言词语和摘抄、分析课外词句等。

  杭州长河中学七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徐燕老师做了“先河后海地教,争先恐后地学”的主题报告。徐老师认为英语教学应首先做到“先关系,后教育”,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做到“先学生,后学习”,她指出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再者做到“先习惯,后知识”,强调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徐老师还分享了七年级英语备课组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上的实践探索,比如衡水体书写训练、口语100朗读练习、语篇集体背诵等。

  杭州长河中学七年级社会备课组长赵俊萍老师首先介绍了初中文综学科的学习内容。文综学科融合了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有其特有的综合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在养成良好的文综学习习惯方面,七年级文综组建议学生通过使用工具、观看纪录片、外出旅行等方式培养读图意识,发展学习兴趣。

  杭州长河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长董慧霞老师重点介绍了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方面的探索。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运用的经验,体会语文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文文字运用能力。此外,小学语文备课组非常重视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杭州长河小学六年级英语备课组长陆梅芳老师首先呈现了小学三到六年级英语调研的考察内容,包括26个字母、正确书写单词、朗读课文和音节拼读。接着,她介绍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安排和作业设计。如在小学英语的听说训练中,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跟读音频、模仿训练。

  最后,杭州长河中学的金雪芬校长总结发言。金校长首先代表长河中学党总支、代表学校,对杭州长河小学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长小老师百忙之中抽身参加本次两校交流活动表示感谢,也期望未来两校能够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接着,金校强调了海量、持续性阅读的重要性,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相对来说有更多空间去开展阅读,希望孩子们得到更专业更深层的指导。在学习习惯上,孩子们需要得到更专业、一贯的培养。此外,学生的自信也需要得到完整的呵护,确保身心健康发展。最后,金校长感谢长小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向长中输送了大批优秀生源。

  小学、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一脉相承。本次教学论坛也是一场着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双向奔赴。此次活动力争打破校际、学段的壁垒,加深小学和初中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真正做到小初衔接促双赢,有效合作共发展。杭州长河中学也将以此次学术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小初衔接贯通式育人模式,以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路径。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