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共“秩”青春 浙江工商大学发布“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
2024-05-19 10:1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林晓莹)5月18日,浙江工商大学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教学楼、剧院和各大会场内外,悬挂着的条幅无不传递着感恩母校、共筑未来的情感。在热烈的气氛中,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袁金祥正式发布“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

  清晨8点,春华路上已经聚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校友。校门口的海报热情欢迎他们的回归,剧院大屏幕上则展示着教工路校区这40多年来的变迁。会场内,演奏响起《光辉岁月》,离退休职工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共同唱响《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份“归来仍是少年”的情怀涌动在每个商大人的心间。

  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前身)8001班校友王永利,原中国银行副行长,如今的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总经理,一早回到母校门口,与老同学相见。谈起过去的青春岁月,回忆起那个时代,他说:“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四十年了。”回望母校从一个小规模学院发展成今日拥有四个校区的高等学府,令人感慨万分。王永利坚信母校将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材,期待母校未来的辉煌。

  四十年前,王美福走出大山,通过高考进入杭州商学院教工路校区读书,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是第一年高考失败,第二年复考考入杭州商学院,这段经历让我铭记在心,感激母校的栽培,以及商大老师对我生活和成长的帮助。”在商大求学的经历使他与统计学结缘,并深感统计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王美福是计8001班的校友,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曾任浙江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他始终关注母校的发展。他呼吁保护和传承杭州商学院教工路校区,这是浙商大的根基,更是浙商大传承的文脉。他呼吁广大校友共同关注和支持,建设回归彼此共同的家园。

  “那一年,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我们的班级也因此备受鼓舞。许多优秀的学子纷纷走出国门,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他们说,成功后一定会回来建设母校,那一刻,我们心中无比自豪和期待。”回想起那一年,校友们个个依然兴奋不已……

  如何保护老校区,传承浙商文脉?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给出了方案。

  他说,尽管面临空间不足和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但学校已实施双校区协同发展战略,正式启动“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通过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恢复老校区功能和建好稻盛商学院等措施,推动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优势学科,做好科教产城融合发展文章。他希望校友与学校同频共振,为振兴老校区、统筹两个校区发展的示范区献策出力,像保护老物件一样保持老校区的历史气息和传统风貌,打造教工路校区成为全省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的样板区、科教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区、杭州城西文教区文脉传承的典范区,实现卓越大学建设的各项目标。

  校庆是校友的节日,也是回忆青春、感恩母校的时刻。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呼吁广大校友共同参与到卓越大学建设中,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说,一代代杭商人,从教工路校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了留住广大校友对母校的青春记忆和深厚情感,大家要齐心协力建设好教工路校区这个办学福地、风水宝地、发展高地,为母校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据悉,“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启动后,学校将筹措8亿元资金,对校舍进行维修提升,新建教学科研大楼和学生宿舍楼等,以满足5000余人全日制高质量办学需求。学校还设立专项基金,供校友选择捐赠项目,为老校区建设发展助力。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24-05-14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