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工大“文化‘富’能,洞桥先行”实践队走进洞桥镇 探寻“文化致富”密码
2024-08-20 12:3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洞桥镇坐落于杭州市富阳区西北部,东西为大山,一条南北走向公路穿过村庄,东北接临安,西南连接桐庐,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近日,浙江工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 “文化‘富’能,洞桥先行”联合实践队走进洞桥镇,探寻“文化致富”背后的密码,探寻文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书卷里的黄金:状元文化

  据了解,洞桥镇的状元文化由来于唐代的一位状元,他是唐宪宗年代的状元施肩吾,于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被钦点为状元,同时也是杭州地区的第一位状元,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民间尊称“施状元”。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的家乡,今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修建了施肩吾纪念馆,同时延伸出了状元文化。

  依托状元文化的背景,当代洞桥镇打造了众多特色品牌,“状元豆腐”正是其中之一。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亲身体验了状元豆腐的制作过程,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

  村民们通过开设状元豆腐教学,发扬品牌文化,将文化变现财富。而教学的相关村民从自己长辈中获得传承,在厂房上班同时也负责着状元豆腐的教学工作,通过教学获得报酬。根据队员们的走访,实践队了解到一次农事体验的顾客人数大约是20人,每名旅客可以给村民带来30-40元的利润,一次豆腐制作课程教学可以教授40人,学生人数常常录满。村民们通过这种方式在获得收入的同时也发扬了状元文化,在快节奏的今天将这一文化弘扬和传承下去。

  同时,得益于“状元文化”这一内涵,在开学季、毕业季会有众多学生前来进行成长礼、开蒙礼。除了杭州本地的学生外,宁波、嘉兴的学生们也会前来参加。此时,村中也会制作祈福牌、举行敲状元钟的活动,来带动当地人气。

  砖石间的史诗:大坞古村

  大坞古村是一处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瑰宝之地。这个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大坞古村尤以其古建筑群最引以为傲。队员们通过参观和访问得知,这些古建筑大多是当地村民用其貌不扬的灰石搭建而成,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痕迹。村落内,错落有致的古民居、祠堂、牌坊等,构造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闲适意境。大坞古村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

  近年来,洞桥镇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了精心的保护与修复,同时,引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将部分古建筑改造成特色民宿、艺术展览馆、手工艺体验中心等,既保留了古村的原貌,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旅游亮点。

  大坞古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古村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不仅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坞古村的发展之路值得众多乡村参考和借鉴。

  砖石间的史诗:文村新居

  文村新居是一个将传统建筑美学与现代生活理念完美融合的典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经济振兴的生动案例。

  新村的规划与建设充分体现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与创新。在著名建筑师王澍的指导下,文村新村的住宅设计既汲取了江南传统村落的建筑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需求。这些房屋采用当地材料,如青砖、灰瓦,保持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内部设计充分考虑了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老建筑和新建筑的完美结合。这样的建筑不仅满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旅客们被创新的建筑和乡村特有的文化氛围所吸引,文村新居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文村新居的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增长点。民宿、农家乐、特色手工艺品店等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文化旅游的兴起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热情,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发展的路径。文村新居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文村新居在发展旅游业时遭遇了人流量减少、招商困难和文化周边缺失等问题,以及农田使用政策与旅游规划的矛盾。为破解这些难题,队员们计划通过加强网络宣传提升知名度,开发具有建筑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纪念品来吸引游客,同时多角度发展业态,如文创、非遗手工、餐饮住宿等,并引入专业团队进行运营。此外,队员们将探索农业体验活动,与政府沟通调整农田使用,以及转型为专业建筑文化方向,开展研学培训,建立研学基地,推广王澍设计理念,以争取政治支持和经济补贴,促进文村新居的全面发展。

  技艺中的富矿:杭州青少年洞桥营地

  杭州青少年洞桥营地自2017年6月30日开始,以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自然教育、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将“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五大理念贯穿始终。

  自学包括烹饪、视频学习等;自理通过农事体验活动在周边村庄进行劳动教育;自护涉及生命安全教育,如火场逃生;自律教育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营地将职业体验和劳动教育活动相结合,根据农业生产、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等设计了三十多个岗位,提供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学生既可以挣取营地内货币,也可以熟悉招聘流程。

  技艺中的富矿:拙木非遗

  除了状元豆腐之外,当地的“拙木工坊”也是一张金名片。“拙木工坊”是以非遗文化为主的手作体验基地,并以“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的理念,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当地政府为“拙木工坊”提供场地支持,“拙木工坊”通过开设传统工艺教学、传统手作包的方式将木制文化带出村落。与此同时,工坊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使得村民获得经济收入,将文化变现。

  队员们走进“拙木工坊”基地,学习拙木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参观各种精巧的木制纪念品,深入了解拙木文化的独特的魅力。

  当地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等方式,实现了获得收入与文化发展“双得益”。众多家长和小朋友们来到洞桥镇体验传统文化,前往拙木工坊进行研学。每期研学报名都非常火爆。

  除了本地的课堂教学外,师傅们在制作完后会将课程变为课程包,带到学校进行教学,构建基地与学校双通道,依托此种方式,可将相关课程带出洞桥、带出杭州,在全国发扬传统文化,实现广泛推广,做到“文化+”发展。目前工坊的相关课程和材料在全国广泛使用,远及甘肃、新疆等地,为学生提供木工课堂支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这一产业既发扬文化也带动经济,为未来创造了更多可能。

  实践感悟: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乡村振兴

  在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入杭州富阳洞桥镇,了解当地如何将文化底蕴转化为经济动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增长。洞桥镇通过“状元豆腐”、“拙木工坊”等品牌,展示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魅力。在探索与见证洞桥镇文化致富的历程中,队员们也发现了其面临的若干困境与挑战:

  第一,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与文化项目的高度发展之间的矛盾。洞桥镇文化基础夯实,在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的同时,也需要对基础设施的排版布局进行深入考究。基础设施的分散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空调设备的不足在高温季节影响了游客的舒适度,而饮食选择的局限性也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因而,分类总结娱乐项目业态,因地制宜在周边建设基础设施,是新旅游业态下的重要保障。

  第二,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转化之间的矛盾。隽永而又深邃的文化,会潜移默化的浇灌着地区的生根发芽。但是,无形的文化也需要有形的推手。洞桥镇在丰厚的历史文化的陶衍下,建筑与状元文化的衍生产业略显弱势。结合当代主流年轻人的喜好,适当投入发展周边文化,方为圭臬。

  第三,文化产业竞争与合作之间的矛盾。这看似对立,实则是内在的统一。状元文化和建筑文化产业,分立于两个不同的时空和位态,这却也是他们联系的纽带。双文化共铸一场与旅人的时间长河,从状元登科殿的豪情壮志游览至石井小巷的悠悠漫步,协同一体,相辅相成,敕就故梦新现的美美与共。

  在本次洞桥之旅中,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逻辑脉络。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建设行动”,再到追求“共同富裕”,见证了文化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与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洞桥的发展历程,犹如一幅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的逻辑图。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交融,历史价值与现实实践交汇,展现了文化产业作为强关联、高渗透性、融合性产业的经济效益。队员们坚信,随着文旅事业和特色产业的持续繁荣,乡村振兴将迈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