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 通讯员 高琳芳)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对于崇文·未来科考队的队员们来说,记忆中的不只是圆月、月饼和团圆,还有着更多的惊讶、好奇和困惑。因为孩子们刚刚经历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化石科考,陪同孩子们参与科考的是2024年度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浙江省地质博物馆科教中心主任周宗尧老师。

浙江省地质博物馆是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的馆校共建单位,该博物馆的主题特色定位与学校创建的“崇文·未来科考队”课程内容相关性很高,非常适合对科考队的课程建设和具体实施作专业层面的引领。
为了落实“馆校共建”理念下的这一新课程模式,浙江省地质博物馆携手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举行了这一期名为“发现·奥陶纪”的野外化石科考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落实跨学科核心概念教学要求,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认知、环境改造等未来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核心素养。这也是两家单位“馆校共建”启动以来的首次野外科考活动。
9月17日上午8时,这支由16名新、老科考队员组成的“崇文·未来科考队”在浙江省地质博物馆门口集合,前往位于桐庐分水的奥陶纪化石采集点开展化石科考活动。
经过行前课程的铺垫,孩子们对于奥陶纪化石的基本信息以及开采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地了解。负责科考队课程的顾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化石图册的使用说明,方便孩子们在挖掘到化石之后可以更好地比对学习,同时重点讲解了用于观察记录的学习手册该如何使用。
周主任就户外科考安全、化石基础知识、地质剖面以及化石现场鉴别方法作简单讲解之后,孩子们便跃跃欲试准备行动。地质锤、放大镜、毛刷……孩子们掏出自备的采掘工具,“小小化石科考员”们正式开始了“寻宝”游戏。在分组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很快找到了寻找化石的窍门,并迅速借助工具采集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块笔石化石。



一个半小时的采集活动之后,孩子们基本都成功获取了自己的化石。顾老师开始向孩子们介绍关于化石研究记录的常识,并指导孩子们进行化石素描画像,记录化石手稿。周主任指导孩子们对所采集的各类化石进行观察比较,探索隐藏在化石中的信息,再根据获取的信息形成自己科学的推测,解读古生物的密语。这是一项十分考验孩子们的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探究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着这一环节,就化石的秘密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猜测和疑问。
这些疑问中的一部分在返程途中被证实或解答,还有一部分需要在接下来的科考队课程中进行持续地探究。孩子们手里捧着化石,心中藏着思绪,满载而归。周主任和顾老师也在此时对活动作了小结,并展望了下一次更令人兴奋的“寻宝之旅”。
本次“馆校共建”野外科考将博物馆学习和实地科考相结合,结合浙江自然资源优势,创设学习条件,通过认识化石的过程让孩子们真切了解地球历史和生物的演化史。活动的亮点在于馆校合作理念下的双师协同教学设计与实施,由古生物、地质专家和优秀科学教师协同设计和实施课程,从化石知识的铺垫、笔石化石的识别到化石标本的采集、制作,将整个学习过程科学化、实践合理化,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实践的意义。
基于馆校合作基础之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既保证了博物馆课程纯正、科学、专业的特点,又由于学校优秀科学教师的加入而弥补了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在学生认知心理把握、教学法优化、校内外学习衔接等方面的不足。这样的优势互补式合作,为参与课程的孩子带来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这是新的课程模式带来的特别收益。期待崇文·未来科考队的下一次“馆校共建”课程活动的到来。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