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智慧农田是什么样的?”昨日,宁波财经学院的劳动教育基地“勤园”来了一群中学生,他们来自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初级中学,走进大学是为了体验一下大学课堂。
“没想到第一堂课竟是在农田里上!”八年级学生林霄洋有点难掩兴奋,他口中的农田其实是该校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的“试验田”,上面布置了一整套由该学院师生自主研发的节水灌溉系统。
“这套系统能自动分析农作物生长的用水情况,进行灌溉,就算我们平时学习忙,没办法经常来地里,也可以通过手机监测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远程灌溉……”大三学生竺胜楠耐心地给中学生们讲解着自动水肥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直太酷啦!”“哥哥、姐姐们用所学专业知识制造高科技农具,动动手指就能远程浇灌,好厉害呀!”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与好奇。在随后的“小田舍郎”实操环节里,孩子们还扛起锄头,化身“小田舍郎”,在农田里实地体验了一次田间劳作,感受着劳动的快乐与价值。
第二堂课是在充满科技感的3D打印教室上课。看着大学生们设计打印出来的模型,孩子们也跃跃欲试起来。
“3D打印啊,就像燕子筑巢一样,用泥巴一点点累积堆叠而成,就是在数字模型文件的基础上,将可粘合材料层层堆叠构造物体……” 数工学院的叶笼汉老师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3D打印的原理和用途,“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高端领域。”
在叶老师的指导下,中学生们学习在电脑上建模,亲手设计了一款火箭模型。
“体验了一天的大学课堂,让我更加明白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只有学习才有更多的可能,只有学习才能创造很多的可能。”林霄洋说。
“让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让他们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自觉践行理论知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推进‘大思政’育人理念落地落实的又一探索实践。”宁财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乔丽萍说,通过校校合作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合教研资源,用好课程资源,强化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协同育人,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育人成效,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源:宁波财经学院;通讯员:徐嘉倩、陶自琪;摄影:黄佳鑫、叶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