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召开新学期干部大会
新岁新征程,人勤春来早。2月26日是开学第一天,当天下午,中国计量大学召开2024年新学期干部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新春第一会”会议精神,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为凝心聚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动员部署。徐江荣、肖刚、程刚、葛洪良、王迪钊、王斌锐、王新庆等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校长徐江荣发表讲话并部署2024年度学校重点工作,校党委副书记肖刚主持会议。
徐江荣强调,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紧扣新使命新定位顺势而为;全盘分析学校发展优势劣势,直面新问题新挑战逆势而进。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和时代内涵,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科学论断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要求,深入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定位,深入领会高教强省战略赋予我省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动能,聚焦“国之大者”、立足大局大势,紧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新定位,顺时而动、应势而为,推动学校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积极作为、大有所为。
徐江荣对学校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作出部署。他指出,今年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莅校视察20周年,也是浙江省政府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建学校5周年,关键节点多、攻坚任务多,要主动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在新竞合态势中看准时机,引进新变量、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稳根基。
突出政治建设统领作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牢记殷切嘱托,加快特色发展”20周年主题活动,持续提升基层组织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根基。
二是要坚持人才培养立主业。
以新一轮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招生就业联动发力,持续不断培养时代新人、输出行业精英。
三是要坚持学科建设强实力。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高峰,以团队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科建设,全力支持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率先突破,加强“老本行”特色学科群建设;推动学科建设重点任务,全面部署推进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点申报;加强学科建设评估与管理,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学科生态体系。
四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增动能。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力争“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齐头并进;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质效,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提升军工计量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实力,努力闯出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五是要坚持开放办学引资源。
深化市场监管行业合作与服务,谋划新一轮省部共建目标计划与任务清单;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度融入区域经济联合体;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拓展国际院校联合培养项目,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
六是要坚持要素保障助发展。
推动治理体系迭代升级,实施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保障,以高水平要素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
徐江荣强调,中层干部是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坚力量和基础支撑,要打造一支勤廉并重、堪当重任的中层干部队伍,营造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全体中层干部要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锤炼品格强化忠诚,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践行宗旨服务师生,进一步练就过硬本领、真抓实干促进发展,提高整体行政效能。
徐江荣要求,全校上下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浙江“两个先行”大场景中找准定位、抢占先机,锚定“双一流”建设的奋斗目标精准发力、创新实干,以更大的实绩和成果续写事业发展新篇章;要进一步热起来、干起来、跑起来,以“新春第一会”的昂扬姿态,吹响改革攻坚的“冲锋号”,立下争先进位的“军令状”,按下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以奋斗的你我成就奋进的量大。
校党委副书记肖刚主持会议
会议对2023年度考核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并举行学校首批高水平学科培育团队授牌签约仪式。为加快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培育,学校首批立项13个高水平学科培育团队,包含仪器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培育团队8个和光学工程等高原学科培育团队5个。主席台与会领导为首批高水平学科培育团队授牌,副校长葛洪良代表学校与学院代表计测学院和高峰学科培育团队代表跨尺度几何量测量技术与仪器团队共同签订三方责任书。
党委(党总支)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学院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机关部门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首批高水平学科培育团队授牌仪式
学校、学院、团队签订三方责任书
全体中层干部,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