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招办面对面 | 浙江工商大学:省部部共建、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十,类内任选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香!
2024-06-18 20:2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刘静

  2024年高考招生季来了。为传递权威的招考资讯,帮助浙江高考学子科学填志愿、选专业、选高校,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品牌栏目“2024年高校招办面对面”再次启航。

  本期,我们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刘静,为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概况及2024年最新招生政策,一起来关注。(招办面对面 | 浙江工商大学:省部部共建、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十,类内任选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香!)

  01、学校概况

  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全国一流的财经类大学。学校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人才辈出。

  (1)历史已久长,息游湖山仍郁苍

  学校坐落在西子湖畔、钱塘江边,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1980年升格为杭州商学院,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3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

  (2)国家当富强,始基端在商

  建校百余年来,学校历经12次迁址、16次更名,但校名中的“商”字始终未变,商科是学校传承百年的办学特色。可以说,学校的校史与浙江经济的发展史、浙商群体的创业史相伴相生。也正因为这样,学校成为商务部与教育部共建的2所高校之一,北有对外经贸大学,南有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

  (3)古今人才遥相望,学成致用实效彰

  学校是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新浙商的高地,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财务总监、金融高管和IT精英。知名校友众多,如沈树忠(中国科学院院士),如彭蕾、孙彤宇(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谢宏(贝因美集团创始人)、于嘉(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等。

  可以说,浙江工商大学颜值高、气质好、实力强,是浙江考生家门口的好大学,是全国考生心目中的好大学。

  02、招生计划、亮点和优惠政策

  2024年,学校面向国内28个省(市、区)计划招收4600余人,与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在浙江投放计划近3000人,约占总计划的2/3。

  为鼓励广大考生报考,学校实施以下招生政策:

  (1)高端的荣誉学院创新班。学校建有荣誉学院章乃器学院。设立8个创新班,实行“价值塑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外融通”的培养,今年还特别推出了“市场营销+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

  (2)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学校实行大类招生,类内可任选专业。同时,学校实施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学生享有多次转专业机会。

  (3)广阔的国际化平台。学校已与40余个国家的1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每年近100个交流项目。

  (4)丰厚的奖学金体系。学校设有20余项奖学金,种类多、额度高、覆盖面广,助力广大学子成长成才。

  03、优势特色学科和王牌专业

  建校百十余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商科的办学特色与传统。

  (1)从学科评估的结果看。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我校11个一级学科名列浙江省属高校前三,其中,6个一级学科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包括: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为A-类学科,进入全国前10%。

  (2)从博士点硕士点设立的情况看。学校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6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统计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是省属高校中最早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省属高校中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

  (3)从专业专门评价来看。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个,占总专业数的80%,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2个。学校拥有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21个。

  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日语、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统计学、投资学、软件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商务英语、阿拉伯语、视觉传达设计、金融工程、新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商务、土地资源管理

  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哲学、保险学、知识产权、社会工作、法语、信息安全、酒店管理、环境设计

  21个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经济统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学、土地资源管理、英语、日语、视觉传达设计

  04、转专业政策

  为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学校实行“类内任选专业”政策,即按专业类录取的2024级新生,在专业分流时,可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在专业类内任选专业。这既可解除学生专业分流的后顾之忧,又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学校实行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学生享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包括:

  (1)新生入学时,两个不同专业的新生经学校审批可申请互换专业;

  (2)经过一学期或第一学年学习,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改选专业;

  (3)第二、三、四学期初,在满足学院规定的前提下,可在本学院内申请改选专业;

  (4)符合条件的艺术、体育特长生,可在第二学期初或第二学年初申请改选专业;

  (5)在满足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学生可在第二学期初申请从高分专业转到低分专业;

  (6)专业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可在第三、四学期初申请降级转专业。

  05、对外交流情况

  作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特色高校,学校与40多个国家的1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实施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短期交流、双学位等交流合作项目。

  学校开设的ACCA、CFA等国际证书项目,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认可,连续多年获得“ACCA年度优秀高校”。同时,学校设立了出国(境)留学奖学金,每年列支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参加各类出国(境)交流合作项目。

  06、就业与深造情况

  学校招生宣传的口号是“选商大、赢未来”,就是想告诉广大考生:选择浙江工商大学,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也是中国高校通用就业能力前20强高校,近年来,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为95%,考研深造率超过36%,考取公务员、入职事业单位或500强企业的毕业生占比40%左右,居省属高校前列。总体来看,学校毕业生就业有三个特点: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竞争力强。

  学校是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新浙商的高地。我校毕业生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以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为例,全国首批会计学科的“长江学者”总共有8位,其中3位是浙江工商大学的毕业生,分别是:陆正飞(北京大学教授,81财会),陈信元(上海财经大学教授,81财会),陈冬华(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3财会)。

  07、报考及志愿填报建议

  填报志愿时,考生既要从现实依据出发,又要参考历史数据。现实依据:高考总分、考生位次和选考科目、一分一段表等;历史数据:近三年的院校投档分数线及相应名次、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及相应名次等。分三步走:

  第一步,结合培养特色筛选意向学校。选择院校时,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依次选定目标学校。同时,要注意区分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在培养理念、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专业实力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步,透过专业名称辨析专业内涵。选择专业时,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根据历年录取情况,剔除录取可能性小的专业和不喜欢的专业,根据个人专业偏好和录取概率,划定目标专业的大致范围。

  第三步,根据个人偏好锁定目标志愿。考生既要参考高考总分和位次号,又要根据自身特长、优势、兴趣、能力等要素,选定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根据考生位次、专业兴趣、风险偏好等因素,沿用“冲、稳、保”策略,最终确定志愿顺序。

  08、咨询渠道和联系方式

  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学校:

  (1)电话咨询:

  招生咨询热线:0571-8698 9998

  6月23日—7月1日,10余路分线接受考生咨询

  (2)网络咨询:

  招生咨询QQ(一对一):800057228

  微信公众号:浙江工商大学招生咨询zjgsdxzsb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生招生网:http://zhaoban.zjsu.edu.cn

  扫码添加招办老师微信,获取一对一咨询和最新招生资讯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