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到来之际,为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弘扬医者精神,培育时代新人,重庆医科大学带着《向西而歌: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一书走进附属医院,在医务工作者和师生员工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西迁精神”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感谢广大重医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作出的新贡献。
重庆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重医”)与其附属第三医院共同举行“《向西而歌》——听党指挥跟党走‘西迁精神薪火传’”诵读分享活动,活动以书为媒,围绕学校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向西而歌: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一书,将书中典型人物故事与视听作品、现场访谈相结合,回顾了重医西迁前辈们开拓创业的奋斗历程,重温他们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活动伊始,《向西而歌》主编邓世雄教授向大家讲述了“几易其稿、方成此书”的编撰历程,动情讲述了成书背后的故事。随后,附三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曾燕,《向西而歌》编审委员会顾问苟践,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施洋分别讲述了三位上医西迁前辈典型人物的故事。最后,附三院常务副院长严敏,职工代表倪银星教授、研究生代表王源同台分享了他们在重医求学、从教、工作学习中对“西迁精神”的感悟。
《向西而歌: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是通过纪实的手法,配以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以西迁亲历者、见证者、传承者的故事记录了这段真实的西迁历史。颜福庆、陈同生、钱惪、左景鉴、石美森……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直在重庆医科大学时间的长廊里熠熠生辉。书中共收录了26位创校老前辈的西迁故事,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当年群星闪耀的医界盛景,泰斗级医学前辈投身西部医学教育和医疗救治的珍贵场景,讲述了一段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格局发展脉络中的重要历史,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优质育人教材。
一段段故事娓娓道来,不仅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及师生员工,更是激励起广大重医人在新时代奋力前行的磅礴伟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刘志远表示,要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听党指挥跟党走,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创业创新,始终坚守医者的初心使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坚持党建统领,以打造“五型”组织为实现路径,奋力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西迁精神”赋予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与鲜明的时代价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郭鹏参加完分享活动后表示,医学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关怀生命。作为一名医生,《向西而歌》这本书中前辈告诉了他“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我们如何充实它的宽度。”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每一次成功的手术,都是医者与病魔的较量,也是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在医学的道路上,我们永远都是学生,生命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敬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熊伟在参加完分享活动后表示,作为一名一线医生,同时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大力发扬无私的奉献和担当,老一辈能够做到,作为新时代的医学工作者,我们条件更好,更应该做到;其次要有胸怀大局及艰苦奋斗的意识,继续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奋斗;最后,作为一名重医人,要弘扬传承西迁精神,传承西迁前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着道德底线,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品德风范。
重医2022级硕士生陈仁提到,作为一名传染病学专业的研究生,以钱惪教授等为代表的西迁开拓者们铸就的西迁精神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不求有功于社稷,但求无愧于本心,我愿履行“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生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奋斗终身。
重医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王娅楠在读完《向西而歌》一书后表示,作为一名医学生,《向西而歌》能让我们更好地以史为鉴,继续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砥砺奋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生长,在人民最需要的领域发光发热。
时代江河浩荡,“西迁精神”永存。重庆医科大学通过此次活动,回顾了西迁老前辈们开拓创业的奋斗历程,重温了他们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一代代重医人将在西迁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需要和群众期盼之中,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文/裴仲琦 黄泳琪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