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与天真一起”儿童在共创中艺术生长,美育在共创中自然发生——广州美术学院举行儿童美育主题系列活动
2024-04-23 10:52:00
中国教育在线
  4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美术教育学院家庭与儿童美育教研中心、金蛙美育(厦门)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与天真一起——艺术家与儿童的融创与互生”展览开幕式,以及“粤港澳第二届家庭与儿童美育学术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行。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叶正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何周宇、院长吴慧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赖荣幸、副院长王朝虹,广州美术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罗春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洪荣满,金蛙美育(厦门)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娟,广东美术馆越秀大美艺术培训中心校长史方方,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邦耀,广州美术学院原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特聘外籍专家何建成,广州水墨村美术馆馆长郭青,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李纲,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北部分院美术教研员何定怡,以及参展艺术家、儿童及家长代表,全国各地美育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蔡拥华在致辞中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美术学府,近年来,广美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美术高地作用,主动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系列学校美育活动,持续为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贡献广美力量。本次由美术教育学院和美术馆共同举办的儿童美育主题展览、学术论坛,就是广美落实学校美育,带动社会美育、家庭与儿童美育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育体系的具体实践。本次展览从人文视角表现当代美育的新观念和新面貌,以“儿童美育”为主题,创新性采用艺术家与儿童“融创”方式创作与展示,呈现了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乡村美育、特殊教育,以及校外美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区美育等社会美育的成果,代表了广美美术教育学院在深入探索儿童美育新路径上的新视野。希望各方以此为起点,彼此支持、携手合作、凝心聚力,共同为推动中国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努力。
展览现场
  金娟表示,本次儿童美育主题的展览及论坛是其公司与广美美术教育学院携手举办的第二届美育活动,很荣幸与广州美术学院一道致力于推动中国儿童美育事业的发展。本次展览创新性地以“艺术家与儿童共同创作”,用“艺术创作来带动美育实践”,汇聚了近千名孩子与一百多位艺术家同攀艺术高峰,彼此启迪,相互成就,创作和展现了诸多精彩动人的艺术作品。
  王朝虹代表参展艺术家介绍了作品创作心得,她表示当艺术家们用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儿童艺术,用多样的媒介去实践,会发现当代儿童美育的诸多可能性。艺术家对共同参与创作的儿童几乎有着共同的印象:他们既天真又浪漫,对艺术有着自由、开放的理解,大脑中时刻迸发着无拘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可能性的尝试毫无畏惧,而且愿意通过努力让一件艺术作品从无到有变为现实。这些正是艺术和美育该有的魅力与力量。
  参展儿童代表赵文浩说道,本次与艺术家和老师共创艺术作品是一次有趣、新鲜、难忘的经历,第一次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创意以艺术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艺术创作的喜悦无以言表,且对艺术的神奇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38位艺术家与837位儿童共同创作的42件(组)艺术作品,以开放的主题还原艺术家与儿童双向奔赴的过程,以多样化的当代艺术形态展现着“儿童参与式艺术”的独特魅力,以“与儿童同作”和“为儿童而教”两种不同的儿童参与式艺术形式构成展览框架,展示了艺术创作与美育实践彼此印证的结果,引导大众将目光看向儿童,望向当下,一同发现儿童、艺术以及儿童艺术的多元面貌。展览自当天起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期至5月5日。
  在《宇宙流》作品面前,观者能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而这种感受是由艺术家李邦耀与26名儿童一起创造的。他们搜集了约300件废弃的儿童玩具,通过共同的改造,300件“圆点”玩具呈现出螺旋形状的闪烁星空,犹如繁星璀璨的银河系。在与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完整的美育过程,曾经的经历与艺术得以碰撞出熟悉与陌生交织的视觉心理效果。这样的视觉艺术创造不仅给观展的孩子带来纯粹的快乐,也会感染到观展的成年人。
作品:《宇宙流》 艺术家:李邦耀 儿童艺术家:李林泉(7岁)、张丁夫(10岁4个月)、冉清歌(7岁9个月)等26位
  何定怡团队与121名特殊学校的儿童共同创作了作品《指尖的温暖》。他们留不住光影,但他们尝试捕捉世间的轮廓;他们抓不住七彩,但他们愿意表达内心的斑斓;他们摸不到全貌,但指间的折痕诠释了他们对一个个形的构想;指尖的触摸是他们的灵感,是他们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他们怀揣着一份纯真的热忱,向世界展示那些低视或失明孩子的创造力。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墙,只有彼此之间的心流与温暖。
作品:《指尖的温暖》 艺术家:何定怡、李琳、余嘉琪、伍小君、沈玉文、杨兆兴、吴宇新、麦春媚、王宝仪、蔡弘雷、陈池林、郭丰、王红俭、汤淼、吴伟鹏、郑洪未 儿童艺术家:戴子洋(8岁6个月)、董希(9岁6个月)、曾翰文(8岁2个月)等121位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创新,邓碧文团队与23位儿童一起创作的《AI的问题之河》试图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作出回应。孩子们在艺术中融入AI思维,用AI作助手进行思维的畅想,对成长中那些非同寻常的想法、问题、未解之谜以及带有哲思的“大”问题以“问题之河”的方式呈现,犹如“问题之书”一般,给我们带来的是对于现实、未来、生命、溯源等宏观命题的思考。
作品:《AI的问题之河》 艺术家:邓碧文、李润芳、黄勇、王培生、谭淦泉、何子振、刘婕茜、张明禄、刘子佳、刘阳、许小琪、李雪梅、刘欢慧 儿童艺术家:欧俊璟(10岁6个月)、张凯洋(12岁5个月)、张心怡(9岁5个月)等23位
  同时,展览特设户外展区,8件(组)作品引导观者在自然中感受儿童与艺术家一起创造的精神世界。“点虫虫 、虫虫飞”是岭南家喻户晓的儿歌。在广美湖边,鸭鹅、水面,草丛、树林、昆虫,激发了11位儿童天真的想象力。王朝虹团队引导孩子们通过浮法玻璃这个日常毫不起眼的材料,带着孩子们一起来赶一场玻璃艺术的蜕变之旅。通过草图、模具、窑烧实验、温度、切玻璃、泥稿等等环节,孩子们在艺术家的协助下像艺术家一样工作,孩子们的变化如“虫虫飞”一样,完成了一种蜕变,一种升华。
作品:《点虫虫 虫虫飞》 艺术家:王朝虹、梁颖贤、吴国忠、周敏敏、李欣婷、苏咏琦、陈明华 儿童艺术家:梁尹(13岁3个月)、卓柏宇(7岁11个月)、何思莹(9岁8个月)等11位
  展览的主策展人黄露表示,儿童拥有一个人的全部权利,理应作为艺术生活的权利主体和行动主体。然而,在传统的艺术与美育语境中,能引发人们平视儿童的“参与式艺术”形式,还是一种新鲜事物。由艺术家与儿童共同创作的儿童参与式艺术,不仅重构了成人与儿童在艺术生活中的关系,体现出《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同时也呼应了儿童权益运动、新童年社会学、当代儿童美育和参与式艺术共同宣扬的平权理念。本次展览正是基于“艺术创作与儿童美育深度融合”的理念策划,相信这些艺术创作与美育实践结合的艺术作品,能让更多人平视儿童、正视儿童艺术。让孩子们看到一个个有趣的灵魂,也让陪伴孩子观展的家长领略到展览背后的意义。
  展览开幕式后,与此“配套”的“第二届粤港澳家庭与儿童美育学术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行。论坛以“在场·立场”为主题,以“儿童美育的时代召唤与未来延展”为主轴,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等三大美育系统之间建立联结,探讨儿童美育的多样性和当代性。
  论坛邀请15位参加“与天真一起:艺术家与儿童的融创与互生”展览的艺术家,从儿童参与式艺术实践的视角,围绕“艺术创作与儿童美育的融合”“美育普及化与儿童在场的省思”“手工艺、当代艺术与儿童的对话” 等议题展开,试图回到美育发生的现场,用可探索、可实践和可思考的方式凝聚儿童美育共识,探讨“艺术—美育”共同实践的前沿研究问题、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
论坛现场
  信息来源: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在线郭健明 实习编辑:司徒雅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