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赴上海报业集团开展实践调研
为深入了解媒体行业发展,锻造新时代新闻人才,推进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8月2日下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珞珈职航”就业创业暑期实践队赶赴上海报业集团开展实地调研,参访集团旗下解放日报社、澎湃新闻总部,并同解放日报社、澎湃新闻网青年采编工作者展开深入座谈交流,院辅导员杨辉与12名实践队成员参与本次调研活动。
历史沿革:坚守初心,传承创新
2日下午,实践队成员抵达上海报业集团大楼,在解放日报社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解放日报社办公大楼与创刊75周年内部展览,学习了解报社发展历史。
报社75周年展览主题为“新上海10天”。展览选取了自1949年《解放日报》创刊以来75年中十个对于上海城市发展和城市故事讲述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从“第一天:1949年5月27日”上海《申报》停出,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机关报《解放日报》于次日在上海创刊,到“第十天:2023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解放日报头版及多个内版刊出系
列新闻报道,陈列展出了丰富历史报刊资料与图片。乔梦婷介绍:“这十天是《解放日报》记录的历史瞬间,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在75年长河中极为重要的十个历史片段。”
之后,实践队又参观了报史长廊,见证了75年解放日报不断发展的历史。目前,解放日报社推出“上观新闻”网站与客户端,通过新闻快报、深度调查、现场直播等多种形式为受众提供实时资讯。
通过参观,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解放日报》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同呼吸、共命运,直观认识到新闻事业在整体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宏大主题下承担的重要任务——新闻记者以敏锐观察和深刻笔触,捕捉有价值的场景与事件,描摹时代脉搏、刻画社会发展变迁。即使时代发展,新闻工作者依然需要坚守现场,传承使命与责任。
数字新声:深度赋能,融合创新
参访完解放日报社,实践队成员跟随两位HR老师来到澎湃新闻上海总部。澎湃新闻是全国第一个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全面转型的产品。在数据大厅,实践队成员看到了澎湃新闻24小时实时热度榜,参观了澎湃新闻办公空间,全面感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产品新闻生产方式。
调研中实践队重点参观了融媒体创新空间。在虚拟演播室里,队员们亲自体验了虚拟演播实时前景植入、虚拟运镜、三维成像等融媒体数字技术。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虚拟演播技术能够帮助媒体根据自身要求定制三维资产,通过数字技术,在20平方米左右的虚拟演播室里就能达到以往真实拍摄依赖大型专业设备与充足场景空间所实现的视觉效果。
此外,AIGC赋能新闻生产实践,澎湃新闻利用文生图及图生视频技术实现智能采编创作,极大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与呈现效果;另一方面,全场景全类别AI检测也为新闻审核工作提供更多智能化场景化解决方案。不断开发丰富AI数字人IP矩阵和数字人主播助力新闻播报工作,解放主播时间的同时实现新闻的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呈现。
从虚拟演播室到数字人主播,一系列数字创新技术的加持赋能帮助新闻记者快编快剪,助力数字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迅速出稿、全网发稿,帮助实现新闻作品的高效产出、创意表达和场景化落地。
就业引领:夯实核心,复合创新
最后,实践队成员与上海报业集团HR和青年采编工作者开展座谈交流。大家踊跃提问,围绕“新媒体时代新闻人才素质要求”为主题与各位老师展开热烈交流。解放日报上观财经频道记者刘惠宁、上观互动频道记者王一凡、澎湃新闻视觉中心数据新闻部动画编导刘瑞麟、直播与正能量运营中心视频直播部编导柳彦、上海报业集团HR傅建芬、李静以及全体实践队成员参与座谈。
在重点关注的就业能力问题上,实践队提问:“如果想要往媒体行业发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是否会对入职新人有硬性技术要求,例如在AI技术或其他方面有较大能力要求?”
解放日报记者王一凡回答,新人可以多了解市场上现行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基础产品,不必担心自身对数字技术了解不足;解放日报记者刘惠宁认为专业技能要在不断实践中学习积累,无论市场化媒体还是机关报都需要记者对某个垂直细分领域不断深挖,因此锻炼自身核心学习能力更为重要。
澎湃新闻编导柳彦和刘瑞麟表示,目前澎湃新闻将AI作为辅助新闻生产的工具,学会利用AI可以较好提高新闻生产效率。未来多样化的新闻场景和工作需求将会对记者的文字、出镜、剪辑或拍摄等各项技能提出更多要求,行业优先需要复合型人才,建议同学们往这个方向发展。
实践队进一步提问:“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大环境变革下新闻学子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何在?”
柳彦指出,对于新闻人来说,不变的核心能力是快速抓取关键新闻事件的洞察力、总结力、提问能力和应变能力。AI让新闻生产更快、更有效率,但对现场细节的精准捕捉和有温度的新闻表达不会被技术所取代。王一凡也强调,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对新闻事件人物的挖掘交流和最终的观点输出是无法被技术替代的,这也是新闻专业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的地方。
对于“党报、机关报、商业化媒体等不同媒体是否在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工作内容上存在差异”这一提问,刘惠宁回答:“每家媒体都有自身的风格定位,在一些报道侧重点和宣传任务方面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解放日报有较多的监督报道,财经板块偏向宏观政治经济;一些垂类市场化媒体侧重聚焦财经内容本身,强调专业性,关注领域细分。但不同媒体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本质上是共通的。”她强调,有志进入新闻行业的同学首先要锻炼好自身核心能力,再根据不同平台和赛道的要求不断学习、调整适应。
根据本次调研,实践队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行业发展和新闻人才素质要求有了更深了解感悟。新质生产力指导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实践,媒体平台在内容生产、分发体系、运营体系和融合机制上都发生飞跃变革。面对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传学子应该夯实基础、守正创新,顺应时代潮流,打破传统片面的思维局限,提升自身数字技能与专业素养,做融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活动心得
新闻与传播学院23级硕士生 张婉馨
本次调研参访收获很多。在参观解放日报发展历程展览中我深刻感受到新闻报刊与时代脉搏相连,记录社会发展、描摹时代风貌是新闻工作的重大意义之一。参访澎湃新闻则让我真切感受行业内媒体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比如AI技术赋能新闻生产,极大提高了生成效率和呈现效果。新时代的青年传媒工作者要着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做复合型人才,在时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更好发挥自身价值。
新闻与传播学院23级硕士生 马芙蓉
参访上海报业集团,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媒体与AI技术的融合之美。解放日报的历史沉淀与时代前沿的报道,澎湃新闻的AI全媒体生态建设,都让我对新闻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然而,资深记者们对AI的冷静思考也提醒我们,技术虽强,但新闻的核心——现场感、价值判断、真相挖掘和文字温度——永远是人类记者的不可替代之处。这次参访让我坚信,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新闻人的初心和专业精神始终是传播真实、有深度信息的关键。(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珞珈职航实践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