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至14日,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保护协会(长江江豚保护实践团)寒假社会实践在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顺利开展。活动由共青团江苏科技大学委员会指导,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和环境保护协会主办,铜陵市郊区长江豚保护协会和镇江市京口区江豚保护协会承办,实践队伍由来自环化、船海、材料、机械、土建、经管等多个学院和不同专业的16名成员组成。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长江豚类保护专家章贤和张明浩两位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乘船观测和岸上观察的方式,考察长江铜陵江段干支流长江江豚栖息地,观察野生长江江豚群体和迁地保护水域长江江豚群体,进入保护区标本馆(宣教馆)参观学习,并与保护区一线长江豚类保护专家深入交流。
野外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十分幸运,观察到长江江豚定点活动,一个由七八头长江江豚结成的群体在离岸不远处频频出水,大家亲眼目睹了长江江豚出水呼吸、吐水、转圈的行为,纷纷表示这是第一次看到野生的长江江豚,实在难得!
团队来到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基地,近距离观察长江江豚。看到不少人站在观测台上,不时有长江江豚游到跟前,打量着岸上的人们。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天生一副微笑的模样,大家被长江江豚可爱的形象深深吸引。正值长江江豚的午餐时间,保护区饲养员张八斤老师向水中投放饵料鱼,长江江豚集群捕食的行为引起大家阵阵惊叹。一头体型明显比成年豚小得多、可能刚刚学会吃鱼的幼豚(2024年出生)也加入了“干饭大军”,场面十分有趣。
在保护区宣教馆(标本馆),章贤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鲸类的进化、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等知识,馆里不少标本由章老师亲自参与制作,他还向大家介绍了部分标本背后的故事。大家意犹未尽,参观结束后,章贤老师又为大家带来了《“长江女神”白鱀豚的故事》专题报告,讲述了白鱀豚名字的由来、保护的历程、“功能性灭绝”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用相机记录下的珍贵的白鱀豚影像。大家针对“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生态位”“为什么要保护长江江豚”等话题展开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白鱀豚的命运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绝不能让白鱀豚的今天成为长江江豚的明天。
此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和共青团中央等十一部委《“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方案(2024-2028年)》有关要求,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伟大实践,深入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深刻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青年参与长江江豚、长江生物多样性和长江生态保护的热情,激励广大青年在长江大保护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