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亮点纷呈多措并举 共绘师资队伍新篇章
2024-05-16 09:32:00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前言

  按照学院“双高计划”建设目标要求,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牵头,全面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精准打造强师队伍。学院从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做好人才培养三方面入手,突破自身既有局限,聚焦“三力”提升: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教育教学改革能力;以有组织开展社会实践锻炼为抓手,提升“双师”素质;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技术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建设周期目标,学院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经验做法与主要成果

  (一)教师队伍建设有方向,综合施策出实效

  顶层设计有思路。为满足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近年来学院先后印发《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业绩量化计分办法》等多项制度。学院以“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有利于高端科研成果产出为核心,逐步构建和完善全面支撑“双高”建设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德师风有约束。本着对师资队伍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学院积极回应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时代要求,从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架构、机制建设、学习教育、特色案例、榜样引领和警示教育等七大方面着力,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师德师风做到“高线示范、中间引领、不触底线”。学院相继出台《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师德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5个,印发《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读本》和《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建设成果集》。

  (二)强师惠师有举措,靶向聚力见增效

  培养培训方面。学院高度重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成立教师工作部,打造人才交流、培训、服务的一站式平台;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安排专项经费。实施帮带计划,通过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根据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安排,近三年共推荐160余名教师参训;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完成寒暑假研修、交流2481人次。

  招才引智方面。以实施“三引进一培养”行动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制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试行)》,开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子女入学服务行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近三年共引进高技能人才3人、高层次人才55人、青年优秀人才106人,内培读博58人。

  “双师”认定方面。2023年,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办公室在我院成立,相继制定自治区“双师”认定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全区“双师”认定工作。同时,印发《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细则(试行)》,健全符合我院办学特点的“双师型”教师认证制度、企业实践制度和聘用考核制度,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打造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截止2023年,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7.3%,教师深入企业锻炼或技能提升276人,培养高水平专业群领军人才4人,专业带头人40人,培养骨干教师106人;优选企业高技术技能兼职教师368人。

  (三)突出典型有引领,榜样力量显成效

  2023年学院实现了国家级荣誉的历史性突破。在申报过程中,提早谋划,精心组织,突出申报优势,聚焦专业成果,从细节、成果、特色等方面做到最优最好。

  王文山教授荣获全国“最美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自治区“最美教师”重量级荣誉称号;乌日根巴乙拉教授荣获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乌日根巴乙拉教授领衔的“稀土合金材料智能焊接技术”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也是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唯一入选团队;曹润平副院长负责的“智能焊接技术团队”荣获自治区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辐射带动全区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学院近三年推荐包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优秀教师1人、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

  王文山老师荣获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学院稀土合金材料智能焊接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智能焊接技术教师团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结语

  “双高”计划背景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既是国家重点政策的导向,也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是培养和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需要。学院依据教师专业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企业工作经历、师德师风等指标指明教师发展方向,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双高”计划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993844360 2018-06-25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