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牵头在Nature期刊发表白石崖溶洞遗址重要研究成果
2024-07-04 11:51
兰州大学
作者:

  7月3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白石崖溶洞中、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Middle and Late Pleistocene Denisovan subsistence at Baishiya Karst Cave)。此项研究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东菊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共同领衔,带领兰州大学旧石器环境考古团队,并联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英国肯特大学、法国法兰西学院等多家研究单位合作完成。兰州大学博士后夏欢为第一作者,兰州大学博士后王建和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后ZandraFagernäs为共同第一作者,兰州大学张东菊教授、双聘院士陈发虎教授和哥本哈根大学Frido Welker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深度参与了此项研究,为共同作者。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共夏河县委、夏河县人民政府、夏河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多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


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的Nature文章

  该研究采用传统动物考古学和古蛋白质分析方法(ZooMS和鸟枪蛋白质组学)相结合,对张东菊教授带队发掘的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出土的2500余件动物化石遗存,进行了系统的种属鉴定、部位鉴定、骨骼表面痕迹等分析,结合该遗址的前期研究成果,对该遗址的古人类活动历史及其生存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白石崖溶洞外景

  通过对2000余件缺乏形态鉴定特征的碎骨进行ZooMS快速筛选,确定出土于第3层(形成于距今约4.8-3.2万年)的一件肋骨标本属于人类化石,通过古蛋白质组学分析进一步确认该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简称丹人),为晚更新世晚期白石崖溶洞遗址的丹人活动提供了确凿的人类化石证据。2020年,该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白石崖溶洞遗址沉积物DNA的研究成果(Zhang等,Science,2020),报道了在距今10万、6万以及可能晚至4.5万年的沉积物中提取到的丹人线粒体DNA,结合该团队于2019年在Nature杂志发表的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人下颌骨的研究成果(Chen等,Nature,2019),证明丹人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此次新发现,为白石崖溶洞遗址的晚更新世晚期丹人活动提供了确凿的人类化石证据,也将丹人最晚的生存时间延伸至距今约4万年,为丹人体质和遗传特征、活动历史及其高海拔环境适应研究提供了宝贵新材料,也为丹人与早期现代人在东亚的共存及其基因和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关键新线索。


新发现的丹尼索瓦人肋骨化石

  同时,此项研究还系统阐释了白石崖溶洞丹人的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研究工作共鉴定出包括已灭绝物种、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以及现今古北界广泛存在的物种等在内的20余个脊椎动物类别,包括了岩羊、盘羊、野牦牛、马鹿、藏原羚、麝、野马、披毛犀等大中型食草动物,最后斑鬣狗、豹、鼬、石貂、狼、藏狐等食肉动物,雉鸡、金雕、鹑等鸟类动物,还有高原兔、鼠兔、沟牙鼯鼠、旱獭、田鼠、豪猪、甘肃鼢鼠等小型哺乳动物,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的脊椎动物群情况。


白石崖溶洞遗址不同地层中主要动物类别变化

  综合分析显示,白石崖溶洞的丹人生活在以草原景观为主的自然环境里,周围可能分布有零星的森林资源斑块,他们利用了多样性的动物资源,具有较广的食谱,对动物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在该洞穴进行了剥皮、肢解、剔肉、敲骨吸髓等动物资源加工和消费行为,并且还尝试利用骨骼制作简易工具。


以羊亚科为例的丹尼索瓦人在白石崖溶洞的加工和消费活动(a)及其制造的权宜性骨质工具(b)

  此项研究通过古蛋白组学和动物考古学的综合分析,首次揭示了已灭绝古人类(丹人)在青藏高原长期占据过程中(距今约22.4-3.2万年,倒数第二次冰期至末次冰期)的动物资源利用策略,为认识早期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历史提供了可靠证据。同时,此项研究也是国内首例在旧石器考古遗址综合运用古蛋白组学和动物考古学方法的研究成果,是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基于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工作发表的第三篇国际顶刊文章。


甘肃盆地古人类生存场景的复原图(李夏绘制)

  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刊的连续发表,不仅显著拓展了我们对丹人和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历史的认识,而且也彰显了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研究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由陈发虎院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组建,历经二十余年,已形成覆盖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历史时期环境考古等多个研究方向的综合研究团队。其中,由张东菊教授具体负责的兰州大学旧石器环境考古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开展了多年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旨在回答旧石器人群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活动历史、人群特征、文化面貌、生业模式、环境适应等人类演化历史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国家多个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依托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平台,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的研究实力逐步提高。除了在白石崖溶洞遗址开展的研究工作外,旧石器环境考古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开展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发现多处重要旧石器考古遗址,已完成和正在开展多个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的时间尺度从更新世中期至全新世中期,几乎覆盖了已知高原上旧石器人群活动的所有时段。此项最新研究成果,是旧石器环境考古团队2017年以来牵头在Nature/Science两大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发表的第四篇学术论文(Zhang等,Science,2017;Chen等,Nature,2019;Zhang等,Science,2020;Xia等,Nature,2024),突显了该团队在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中的国际领先地位。团队新生力量夏欢博士推动了我国古蛋白质分析技术在古人类化石鉴定和古人类生存策略研究中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古蛋白质组学这一新领域的发展。未来,兰州大学旧石器环境考古团队将持续努力,不断前行,志在为东亚古人类演化和环境适应研究注入更多兰大的力量,为此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612-9

  论文链接:

  Xia, H., Zhang, D. J. et al., 2024. Middle and Late Pleistocene Denisovan subsistence at Baishiya Karst Cave.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12-9.

  延伸阅读:

  Zhang, D. J. et al., 2020. Denisovan DNA in Late Pleistocene sediments from Baishiya Karst Cav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Science, 370, 584-587.

  Chen, F. H. et al., 2019. 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Nature, 569, 409-412.

  Zhang, D. J. et al., 2017. Comment on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in the early Holocene”. Science 352, eaam8273 (2017).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