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讯 近日,西京学院南洋书院积极推行实践育人,该院通过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走向社会、走向基层,用脚步丈量,实地调研,了解民情社情,助力精准扶贫,筑梦美丽乡村。
——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助力电商扶贫促进新农村产业循环。该院电子商务实践团队来到汉中市南郑区濂水镇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将“互联网+”和熊庙村当地的物产资源进行衔接,提出更加符合熊庙村地方特色的扶贫、农产品电商扶贫的方案。针对当地藤条销售问题,团队联系到南郑县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在15天里通过微信宣传、小程序推广、直播带货等方式为公司的藤编产品每日销售量提升100余单,月销售额有了大幅度点提升,不仅解决了熊庙村藤条的销售问题,更为企业找到了优质货源,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实现了双赢。
——注重扶志结合,美其面貌,共筑新乡村建设。团队针对熊庙村精神脱贫充分调研考察,通过墙面绘画、村居宣传栏、特色活动展示、向群众征集宣传标语,树立典型人物,宣传先进事迹,通过制作发放宣传单,在村上悬挂宣传标语21幅、张贴公益海报13幅,进行墙体绘画9面,从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村民道德修养。
——播种新思想,文明其精神,共造新家园。该院“筑梦新时代新农村新思想宣讲分队”走进校园、村民家里、田间地头通过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进行新思想的宣讲工作。团队抵达小学为小学生宣传爱国精神、手绘中国地图、讲述红色革命故事,队员为各位小朋友发放小红旗,同唱《我和我的祖国》, 传递爱国情怀。
——慈善进乡村,情与爱同行,共建和谐小康村。志愿者们带着米面粮油,走进贫困户家里,向他们带去青年大学生的真挚问候,为他们整理房间,清扫庭院,一个温暖的动作让这些平凡困苦的人生活更加充满希望。志愿者田朋伟回忆,有这样一个老人让,常年卧床不起,但是始终身旁放着书本,这样的精神让他乐观的生活着,经过交谈,了解到老人的需求,每月只需要两包成人纸尿裤,此时的我们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这样的要求,我们相信更多的是责任、担当、奉献。教师节来临之际,队员在汉中市濂水镇熊庙村村委会通过点亮LED屏的方式举行“为教师亮灯”活动,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队员表示:对于老师的爱,自己的感触是最真切的,一个相信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也许老师不经意间的小小举动,就会在我们心中种下感动的种子,今后在学习中会更加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付出。
——宣传法制,携手筑梦,共促法制新农村。建设法治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志愿者通过法制宣讲会,结合村民日常生活实际,着重从土地、婚姻、宅基地、财产继承等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入手,用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对《民法典》作深入浅出的解读,教育引导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制意识。
——打造“金山银山”,铸就绿色田园。濂水镇熊庙村的道路旁,一幅幅宣传垃圾分类的美丽绘画出现在宣传墙上,成为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墙绘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相关的各种宣传标语、回收利用的绿色图标等。用蓝、绿、红三种颜色来分别代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在墙绘过程中,吸引了附件居民,来往行人驻足围观,赞誉不断,还有老师同学顶着烈日,用行动表达对垃圾分类环保理念的支持。“这些围墙以前一直没有什么内容,现在有了如此诗意的墙绘来向村民传达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理念,这必定能够实现熊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村书记说道。家住墙绘附近的老大爷说:“以前连什么是垃圾分类都不知道,现在看着这些图画就知道该怎么分类了”。
——回归传统文化,共传经典精髓。志愿者在濂水镇西河完全小学开展了中华经典文化宣讲系列活动,带领着班级同学们举行了诵读经典诗歌比赛、一起背诵了三字经和弟子规,向他们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程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