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全新升级!双馆同开、携手多场展览论坛共同启幕
11月24日下午,西安欧亚学院校史馆&设计博物馆开馆仪式圆满落幕。双馆同开、全新亮相,“三人行”设计作品展、“存世的信件”特展、“对话设计”圆桌派,“年轻设计师”沙龙共同揭幕,从多元维度探讨教育场域的文化观照,更为“再造文化场域 推进开放办学”注入崭新活力。
01「校史馆」x「设计博物馆」
双馆升级空间,首次亮相
作为一场内容与场馆交互的开放式探索,“校史馆”与“MOD设计博物馆”的升级亮相,开启了欧亚以文化场域的沉浸式体验为注脚,带动教育能量的全新活力。西安欧亚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建波教授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双馆启幕的期待,“自建校以来,欧亚持续建设、不断更新,慢慢形成了不一样的校园风貌,相信两大展馆的全新启幕,将促进欧亚在校际交流、学术研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协同与融合,为师生、市民朋友们等带来从教育到艺术设计的美好体验。
2015年10月,欧亚校史馆开放;2018年12月,MOD设计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了全国第二家、西部首家以“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两馆开馆以后,吸引了众多设计界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相关专业的师生经常在这里实践教学,许多市民也前往学校打卡、观赏。
<校史馆&MOD焕新空间>
“作为一名地道的西安人,我能深切感受到近三十年间,西安的设计力量在不断崛起,未来设计博物馆将以临展的方式呈现一些或诞生于西安、或学习、生活于西安的优秀设计师作品。通过这些展览达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还原西安平面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也能让更多人看见年轻设计师的理念与梦想,为助力西安建成‘设计之都’贡献力量。”
自首次开馆四年以来,MOD设计博物馆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充实馆藏,经过此次馆内陈列的升级改造,初步建成了中国馆。MOD设计博物馆馆长党晟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中国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依然对当今的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的事实之一,就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汉字。”
新增的中国馆从“图文信息的传播媒介和加工技术、汉字字体的演变以及印刷术所开启的大众传播的肇端”三个篇章展示了汉字的渊源流变。中国馆的第四部分,展出了20世纪前期设计师的部分代表作品。国际现代设计馆的充实和完善,则增补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大陆新艺术运动的内容,同时对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设计做了梳理和调整。
“今后还将在现有框架内充实展陈内容,逐步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同时建立数字化展示和宣传的平台。欢迎设计界的朋友们将本馆作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场域,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党晟教授说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克成教授受邀为双馆开幕作嘉宾致辞。在他看来,欧亚是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学校,“设计博物馆的展陈面积虽然不大,却仍然体现了欧亚的一种品质、一个标准。作为一个建筑师,一个广义上的设计师,我认为欧亚为西安或者说为陕西、全中国奉献了一个高质量的设计博物馆。”
“设计发展到了今天,其实是生活方式设计。”刘克成教授谈到,“对设计师而言,你的设计是否领先,在于生活方式的设计是否能对全球、对城市产生贡献。因此,欧亚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设计’,如果欧亚的校史馆是从学术的角度设计中国人学习、受教育的方式,设计中国人建设办学环境的方式,我相信这个校史馆就会是一个最精彩的校史馆。”
开馆仪式现场,设计博物馆正式迎来首位学术顾问——著名导演、收藏家高小龙先生。高小龙先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短片拍摄者、著名导演,同时也是一位收藏家。此次设计博物馆全面升级,高小龙先生受聘成为西安欧亚学院学术顾问,将多年珍藏的月份牌、书籍、画报杂志等218件藏品寄展于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集中展示于中国馆“现代设计的兴起”展区。
<高小龙先生部分寄展藏品>
“欧亚给我的藏品一个非常恰当的安心之所,是机缘巧合,也是知音相遇。因为这些藏品跟随我很多年,曾在北京、广州、西安等展出过,其余时间我可能都没有精力静下来认真地对待它们。希望它们在欧亚不仅仅是用于展示,而是能够基于欧亚设计博物馆,也进行一些学术教育、学术转化。”高小龙先生在现场表达了对设计博物馆未来的祝愿。
<设计博物馆学术顾问聘任暨个人藏品寄展授予仪式>
02「三人行」x「存世的信件」
想象设计,以更生动的方式塑造文化场域
当天,两场设计展览同步开启,以设计师的创作实践、经典大师作品为切入点,“三人行”设计作品展、“存世的信件丨柯布西耶与让纳雷的遗产”特展介入不同的设计图景,于教育文化场域之间,多角度、多侧面地呈现设计样貌。
1>
“三人行”设计作品展
翁安华x贺冰凇x任华三位设计师联展
三位活跃于西安本地的优秀设计师携手联展,36幅海报刻画了设计师们鲜明的创作特征。在各有特色的视觉语言手法之下,“三人行”缘起于党晟先生设计教育的言传身教,传承中不断获得启发,也在三代人对设计的坚守与热爱中得到了新的回应。
<“三人行”展览现场>
“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融合现代技术而形成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和趋势,这是又一次革新。海报这一传统的印刷媒介表现形式,可以集中表现出时代的艺术精神和设计师的个人风格,通过美的形式介入城市和公众的生活,提高公众的审美趣味。”西安交响乐团海报签约设计师翁安华在致辞中提到。贺冰凇视觉艺术总经理柴已媛,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副馆长、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馆长任华共同为展览揭幕。
2>
跟随「存世的信件」,在欧亚重读大师
为设计、城市更新、未来生活方式带来启发
今年10月,「存世的信件」“昌迪加尔”系列家具艺术展走进西安,展出了两位设计大师柯布西耶与让·纳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印度新首府“昌迪加尔”参与改造计划时设计的代表性创作——“昌迪加尔椅”系列收藏。
<“存世的信件”展览现场>
展览策展人、YIMU STUDIO创始人黄飞春先生为展览揭幕致辞。“此次展览的初衷是为了从设计的角度,为设计、城市更新、未来生活方式带来启发,基于欧亚开放办学理念的践行,让大师经典作品真正落地于校园,与师生产生更多火花。希望更多的设计实践团队,能够持续和西安欧亚学院产生更多的产学研合作。”
03「艺术圆桌派」x「年轻设计师沙龙」
对话设计,以更多元的姿态回应设计精神
欧亚双馆同开,邀请活跃在设计与教育领域的行业专家同年轻的设计师们一起,探讨「设计行动」的无数种可能。
“这次与欧亚继续结缘于设计博物馆,最大的愿望是未来跟欧亚的学生、老师做一些研究,有一些成果。今天我们中国馆的部分,我的那些藏品展出了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影响后世几代人的设计大师和艺术大师作品,希望年轻朋友们带着足够的好奇心,从这些作品中找到你们需要的养分,那个年代没有任何的高科技手段可以依靠,全部都是他们的天真、灵性,就是那样的气质和气势成就了伟大的作品。”
“博物馆也好、设计博物馆也好,所有的物、所有展陈的东西,我们都是守护人,我们都是看护人,我们永远不可能比物存在的时间更久,今天在博物馆看到这些设计作品,让大家心生感动的物,最终都会落到我们跟物的关系是什么,它跟城市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上。所以,活跃的人、活跃的场域才是这个城市的有幸之事,我们目前还缺乏这样的场域,欧亚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场域,希望更多的人为设计博物馆捐赠或寄展,让设计博物馆越来越壮大,发展越来越好。”
“高小龙导演今天寄展的这些珍贵的藏品,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现代设计发端兴起的一段历史。历史对人类文明而言,就犹如人生经历,对个体的人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失忆了,还保持应有的智力,就不知道他从哪来,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什么地方,更不可能知道下一步该到什么地方去。所以,学习历史非常重要。早在1936年,中国设计师就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很多中国设计的先驱者就是从这里来的。对于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来说,应该重视这笔遗产。每一代人都需要研究和重新书写历史, 发掘、搜集资料,重新书写历史,是我们博物馆的职能,也是我们今后的重要任务。”
<“年轻设计师”沙龙现场>
西安宇云图设计任执行合伙人孟神宇讲述了作为一名年轻设计师,历经十余年的设计实践的经验,“学设计要服务社会、服务商业,通过跨界设计不断发现一些新的设计空间,因为设计不光是分领域,在服务好甲方需求的基础上,平面、空间、展示、产品都是相通的,在这个认知之下,我们更勇敢了一下。因此有了律师事务所空间、展厅、三四千平米办公室、华为在西安的展厅等等成果落地。”
顽形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王之琪在商业、艺术相结合的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媒介比较丰富,大家都可以获取很多新的设计语言的设计,我们也想参与尝试一些更新的语言的设计,去覆盖当下00后们喜欢的设计。设计是非常感性化的,不光要做设计,也在生活中也要带着设计的思路去体验。因为设计师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人。”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学在读博士、XGDA西安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王慕蓝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实践。作为少数民族畲族,王慕蓝从本科、研究生、博士学习中,一直在突破和尝试的方向,从创作基于少数民族语言语系的作品,到西安设计展主视觉的动态,“设计语言要为作品主体和传递的内容服务,作品也需要承载更多文化属性。”
双馆开幕之际,西安欧亚学院通过多元化的在地文化连接,持续推动开放办学,借由多场设计展览、论坛在校园的落地,不仅提升师生的艺术设计审美体验,更激活城市文化场域塑造。教育与文化的互相嵌合,引领不同的视角探索未来,欢迎与开放的欧亚一起,一睹设计文化风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