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总师进校园】张荣桥总师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讲述“天问一号”创新成果
浩瀚星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大师总师的学术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应学校和空间学院邀请,4月21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以《天问一号创新成果及行星探测发展展望》为题,为西电师生作精彩报告,与钱班学子亲切交流。三个会场座无虚席,8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堂“航天思政金课”。
“2020年11月15日,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后不久,我回到了母校,以‘初战告捷,任重道远’为题,跟大家分享了天问一号研制历程中我们团队攻坚克难的一些故事。两年之后再次回到学校,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些‘天问一号’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也是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还有我们众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报告之前,我要代表天问一号研制团队向关心、关注和支持中国火星探测事业的社会各界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天问一号的成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张荣桥总师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开始了本场报告。
“就是要体现出我们航天人的自主创新和担当精神”
张荣桥总师谈到,中国火星探测起步晚,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国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为火星探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基础,在论证初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选择了一个风险相对较低的“环、绕”方案,但是对于这个方案,团队科研人员都“心有不甘”。
面对全球火星探测的整体成功率只有50%左右,着陆类任务的成功率只有40%这一客观现实,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达成基本共识:“不能仅仅考虑风险,更要考虑对航天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的牵引、带动作用,对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要体现出我们航天人的自主创新和担当精神。”
面对巨大挑战,工程团队在项目初期就做好了详细计划,对技术方案进行反复设计确认,并开展了大量地面试验验证工作。经过探火工程全体研制人员的努力拼搏、攻坚克难,最终形成了我们国家火星探测“一步实现绕着巡,二步完成采样回”的总体发展路线图,不仅整体上更加节省经费,特别是在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
“在学习和科研过程当中,一定要有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以往的深空探测任务中,往往回传的都是图像和视频,而在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研制人员特别设计了“采集声音”的功能。报告中,张荣桥总师跟大家分享了“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及火星表面移动过程图像视频,这段视频中带有火星车上安装的录音装置获取的驶离过程声音数据,包括火星车驱动机构加电开始移动、坡道行驶、驶上火星表面等过程现场声音。
这段珍贵的片段播放结束后,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在会场响起,久久不能平息。“我们听到了来自地外天体的风声,这是真正来自火星的声音。”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钱学森班班长任晨浩在报告结束后激动地说道。
“为了以最小代价获取火星车照片,我们在火星车底部安装了一个自带电源的分离式相机。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宇航级标准相机,而是一台商用标准相机,这台相机成本很低,但是效果很好,记录下了祝融号在火星表面移动的视频,所以说,同学们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一定要有创造性思维。”在讲述天问一号“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这一创新点时,张荣桥总师用祝融号“丢掉”的相机启发在场师生,要以实践为基础,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开拓创新。
“同学们,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作为同事见面”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报告最后,张荣桥总师表示,“天问一号”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是过去式,我国已经启动实施行星探测工程等重大工程,我们航天人和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立志于我们航天事业,立志于我们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在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事业发展舞台上再立新功,让我们共同努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把中国的行星探测事业发展好实现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无悔的贡献。
散场后,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付佳佳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她在朋友圈记录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听完张总的报告,内心感到无比的激动,无论是身为西电人的满满自豪,还是对于航天总师的深深敬意,心中的航天梦也被再次点燃,张总师被我们簇拥着退场之前,转过头笑着说‘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作为同事再见面’,这句话将会永远激励着我!”
4月21日下午,张荣桥总师与钱学森实验班学子代表在钱学森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展开座谈交流。杜浩程代表钱班学子为张荣桥总师送上一幅亲自书写的《天问问天》书法作品,表示钱班学子今后会在张荣桥总师的激励鼓舞下,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成为航天强国事业的青年力量。
本次“大师总师进校园”报告会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人力资源部/人才工作办公室、本科生院(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校友事务与对外合作处、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航天行业校友会、海棠3号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报告会在南校区会议中心设1个主会场和2个分会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棠3号书院、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同学及学校师生代表800余人参加活动。报告会由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刘彦明教授主持。
据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学院以“红色基因立根,航天精神铸魂,航天文化育人”为学院育人理念,将航天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航天文化育人体系,先后邀请航天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探火”总师张荣桥、“天宫”总师杨宏等总师校友,与钱永刚教授、于登云院士、吴培亨院士等院士专家领衔讲授,形成了课程与思政交融、科技与情怀共通的“航天思政金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