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继续教育:济南大学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当年在母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系统、全面,为我现在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使我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学历的提升也给我提供了更多晋升的机遇,如果没有母校培养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郭女士是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会计学函授毕业学生,目前在一家建筑集团公司担任集团副总、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建院以来,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3万余人,为企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服务社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为继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据济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要求,继续教育学院按照 “稳定规模,提高质量,转型发展,特色办学”的工作思路,以服务经济社会和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加快转型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以特色赢市场、以改革创一流,加强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不断推进济南大学继续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继续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应用。“互联网+继续教育”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比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手段,从而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学习效率。
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质量数字化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稳步推进。学院积极推进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开展学历继续教育进程,数字化课程占开设课程总数100%,所有专业课程全部实现数字化教学和管理。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开设数字化课程349门,自主开发了78门数字化课程。2021年遴选的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济南大学自建的《电子商务概论》获评省级精品课程,《统计学》、《环境法》、《国际经济法》获评省级优质课程。截至2021年,济南大学累计获评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8门。引进课程除部分使用省教育厅共享数字化课程外,均优先选用国家精品课资源,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先后在山东、河北、福建、宁夏、海南、云南等省市区设立了30余个函授站点,共开设18个专科起点本科专业,8个高中起点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近3万人。办学层次包括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等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及合作办学项目。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教育而言,主要矛盾也已转变为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这对于继续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为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与继续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已经崭露头角。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新模式的探索,推动着继续教育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有助于加快建设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为此,济南大学深入挖掘社区学院潜能,主动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需求,整合学院培训资源,承接终身教育各个层次的培训。开展了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考前培训、航空航天职业定向培养、出国留学语言培训、全国资格内审员证书考前培训等项目。社区学院秉承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开展服务社会工作,分别在二七街道和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开展系列活动和讲座,社会反响良好。承接各类政府、行业培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孙喜武说:“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为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与继续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已经崭露头角。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新模式的探索,推动着继续教育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有助于加快建设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今后,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将围绕稳定规模,提高质量,转型创新发展,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通过学校在省会中心位置发挥济南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强化学校继续教育在社会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助推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办好“有温度、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文稿/刘珂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