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到成为“大先生”,从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弘扬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广大教师和未来教师,提供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方向指引。为进一步引导师范生立足“未来教师身份”、涵育“为学为师情怀”、站稳“人民教师讲台”,做师大精神和大师精神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在中国科协2023年学风传承行动科学家故事研习项目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通过《师说:丽娃河畔的大师故事》项目,以师范生为主体,开发形成15门大师故事宣讲微课,力求搭建师生从校史故事挖掘大师精神、从大师故事汲取教育理想的实践研学平台。兹刊载其中数篇,以飨读者。
王志稼:深耕植物之卓绝知识的生物学家
几粒星子坠入深海,随之跃出一轮骄阳,一晃四十载,倏忽而逝。时代变迁轮回,但他的身影未曾离去。
那是白发暮年的老人,佝偻站立在生物学与教育学的道路,岁月的痕迹爬满了他的双手,斑白的双鬓是时光留下的注脚,手中的那盏灯光照亮的,不仅是日夜耕读的背影,更是后人前行的道路。
他,就是中国的生物学家,教育学家王志稼先生。
他,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东吴大学学生会第一届会长。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初当选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委员。1951年负责创办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58年,为支援安徽建设,全家由上海迁到合肥,他奉命筹建合肥师范学院生物系。曾当选上海市植物学会第一届主席,安徽省植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常委。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风吹起了《藻类植物》的课本,绿毛龟上的葳蕤如期盛开,穿梭时间画面的钟从反方向开始移动,我们依稀回忆起那年那月那个瞬间,去了解王志稼先生背后的那些故事。
秉承爱国情怀,躬耕祖国建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
苏州东吴大学的校园里,新一届学生会会长推举产生。
那是王志稼第一次展露头角,爱国主义的思想不仅流淌在北京,更游走到了苏州。五四运动的风传播到了全国各个角落,犹如星星之火,正在酝酿一场热烈的,浩大的青年之热潮。
这股火焰同样燃烧在这位青年的胸膛。
“我们要贯彻爱国初衷,履行学生启导社会之天职。”
寂静的会议室中传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如一枚石子投入湖面,翻起阵阵涟漪,随之掀起了卷卷波浪。
“好!会长这句说得实在是好!”
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冒出了一句喝彩声,激动的语调微微颤抖着。
刹那间,人声鼎沸,东华大学学生会宗旨由此确立了。
也是在那一刻,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第一次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般微不足道。但也许经历蒸腾成为云彩再次落下,它就能滋润一粒干涸的土壤;也许经过一束阳光的穿梭,它也能折射出非凡的光芒。五四运动的拳拳爱国之心并不是某个群体所独有,而是由一个又一个像他们一样鲜活的人托举而成,它是游行,是宣讲,是每次做与不做的抉择路口上毫不犹豫的坚定。
至此,爱国主义的种子深埋在这个年轻人的心里。在月黑寂寥的星空下,他暗下决心——誓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鞠躬尽瘁。这声音响彻东吴大学,响彻每一寸土地。
1925年,王志稼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此时的中国正被时代的巨浪所裹挟,推搡着被迫前行。经济,政治,科技远落后于世界,生物学领域上更是有大片大片的空白亟待填补。中国,百废待兴。
三十岁的王志稼站立在人生道路的抉择路口,祖国的召唤声声入耳。
历经沉浮,休戚与共,然兴衰往复,皆不足为惧。于沉寂中孤守,于浮华中炼心。
转身,登船。轰鸣的汽笛驶离了金碧辉煌的美国街道,那里有用之不尽的金币,取之不竭机会,却独独没有祖国温暖的怀抱。
海面的迷雾重重相叠,但他坚信,船驶过的地方就是晴天。
就这样,一代生物学,教育学伟人的序幕,缓缓拉开。
倡导治学尚严,潜心探求真理
短短数十年,王志稼的脚步踏遍了祖国大地。安徽、江西、四川......有藻类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高原,平地,湖泊......有生物的地方,就有他的踪影。
历经数十年,看罢惊涛拍砾石,穿过层峦叠叶林,王志稼用几千瓶采集标本,若干个新发现物种,二十篇藻类论文,以及《藻类植物》《公民生物学》等数种专著,为我国《中国藻类植物志》的汇编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于细微处见知著,于生活处求治学。
江苏常熟花园每年都会出售有名的绿毛龟,为大众所谈“奇货”。众人追求其独特美观,但王志稼却看到了这背后所隐藏的生物谜题。
十只,五十只,一百只......实验室的绿毛龟更换了一代又一代,王志稼先生却仍旧日复一日守着显微镜,守着那个执着的学术信念。流言蜚蜚,在众人都议论其失败时,他却说:
“除了放弃尝试以外没有失败。”
就这样,时钟划过了无数个圈,日历的厚度逐月削薄,终于在研究了475只绿毛龟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发现了绿毛龟背壳上的绿毛竟然是绿色丝状体藻类附生物。一种是基枝藻,另一种是刚毛藻的变种,因为是王志稼新发现的变种,遂在学名Cladophora glomer的基础上以王先生的名字命名。
除此之外,通过研究水草分解,王志稼先生阐述了水草作肥与自然界循环的关系;通过解剖淡水小鱼,获悉了藻类植物与鱼类生存和繁殖的关系。特别是1960年左右三年困难时期,他研究出可大量培育蛋白质含量极高的栅列藻的方法,最终研发出蛋白质补充饮料,挽救了无数饥荒人民的性命。
治学尚严,钻研需潜。秉承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理念,王志稼先生深耕于生物学藻类研究,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搭建了稳固坚实的云梯。
钟情教坛耕耘,修德育人并行
“先生认真细致、条理清晰,声音洪亮、特别是讲普通植物学和普通生物学,引人入胜。”这是王志稼的学生对这位老师最真挚的赞美。
只要春天不死,就有新春的花年年岁岁绽放。“教育”于王志稼而言,就是那蛰伏于寒冬下的种子。
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光华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系主任。王志稼的后半生,专注于教育事业,强调“修德育人与学科知识并行”。
先生的课堂上,生物知识不仅是书上的一段文字、一个插图,更是其背后的研究历程与知识运用方法。
“要讲解水藻,就不单只是了解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这样即使没有老师,你们也能自己学懂。我要告诉你们水藻是怎么被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的,又是如何去思考探究的。未知的水域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物种,我是发现不完的,也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能够做到,只有你们,以及未来的每一个生物学者,你们才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源源动力。”这是王志稼先生在课堂上殷勤的教导,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刻苦钻研的学术研究者。
王志稼先生还根据自身科研经历,编撰了我国第一本高中生物教材,不论是基础简单的生物常识,还是晦涩难懂的尖端知识,都能够在深入浅出的教学中层层递进,得以诠释,充分照顾知识不同需求的学生,扎实提升学科素养,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1917年,王志稼发起成立丽则会,分为书画、音韵、雕刻三科。此时的东吴大学,清晨的音律悠扬在教学楼寂静的隅落,淡淡的墨香飘荡在走廊,午间细细碎碎的雕刻声混合着木头的碎屑漂浮在夕阳下。尚美的风尚走出了校门,游荡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清扫着沉寂的迂腐恶气,起到“鼓舞群众移风易俗,以改成良好社会的功用”,真正体现了王志稼先生“美育救国,美育育人”的理念。
在安定的生活中,美是锦上之花,尽管动人却也是可有可无;在乱世之中,美是内心的花种,人们总无暇顾及,但它却孕育了生活的希望。王志稼先生生长于我国内忧外患的时期,却深知美的分量和意义。于是,他对美育的孜孜追求不曾废止,执着于守护美,培育美,传播美,无论时代的巨浪如何翻涌,他仍旧坚守对美育的执着,这不仅是一种学者精神,更是一份关乎民族发展的历史责任。
教坛耕耘,修德育人。坚守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信仰,王志稼先生致力于教师教育,德美并行,引领我国教学方式方法走向更完善的未来。
所谓大师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所谓大师者,深潜于浮华,严谨于自学;所谓大师者,深耕于教育,担复兴为自任。王志稼先生在八十余载的生涯中,从满腹英雄气的意气少年到双鬓斑白的耄耋老人,饱经风霜,却仍不改爱国赤子之心;历尽曲折,仍不移钻研深潜之志;时过境迁,仍不悔教育育人之初心。他用一生时间向后人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何为真正的大师。
潜心治学,躬耕教育,王志稼先生在历史的扉页上谱写出自己的篇章。
以此为光,后浪乾乾,当后人再次翻阅时代的书页,将清晰看到其所留下的注脚,并循着前辈留下的足印,脚踏实地,心向远方。
《师说:丽娃河畔的大师故事》-王志稼小组
资料查询:陈盈、赵丽洁、曾宇骏
文稿撰写:陈盈
指导老师:卫洁君、章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