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天津理工大学——我们这十年·我的教育故事 | 李子刚:倾心耕耘特教事业 全心助力聋生梦想
2022-09-26 17:08:00
天津理工大学

  倾心特殊教育二十年,坚守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与听障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听障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纷纷成为残疾人事业的中坚力量。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不长也不短,如果要在我的人生中选取一段十年时光来讲述,那必定是与特殊教育结缘的十年。

  教外语的同时还得学“外语”

  那是2002年的春天,我调任聋人工学院担任英语教师,开始了特教生涯。沟通交流的障碍、教学方式的转变、受教群体的改变……一个个难题横亘在眼前。面对听障生,当务之急是学习手语。为了尽快打破沟通壁垒,我自己买辅导书一字一词一手势进行练习。“师生互相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手语有自己独立的语法,在表达和语序上都与中文不同。上课的时候,我需要把汉语同步转化为手语,再用这两种语言去讲英语。还好,长期以来语言学习的基础让我能快速应对三种语言间的转换。一年后,手语已经内化为我语言表达中的一部分,成为我熟练掌握的一门特殊“外语”。

  坚守初心育英才 从一堂课做起

  面对英语学习困难的听障学生,我坚持把英语课变成分享课。在探索尝试适合听障学生教学方法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找到适合听障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数字暗号”语法就是这么产生的:即用数字代表不同的句子成分,如1代表主语,2代表谓语,3代表宾语,5代表地点状语,6代表时间状语,其他类型的状语可以放在 4 的位置上……数字是最基础、最普及、最好懂的手语表达,我与学生对好“数字暗号”,上课时用手语一串串地做出来,明白又高效。断句练习、划分意群也是我总结的适合听障学生的学习方法。把长句划分为短句,让学生们从一次只看一个单词过渡到能看一组单词,既能提升阅读速度,又能提高理解能力。几套特殊的学习方法应用下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像健听生一样报名英语四六级考试。目前,学院每年都有几十名听障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累计有十多名学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育才先要育人 从课程思政出发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学成为新模式,“如何给听障生上好网络直播课程”成为新难题。我自费购买高清摄像头、收音话筒、笔记本等设备,不断探索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授课时既做手语又出字幕,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听障学生作为特殊人群,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同样不可或缺。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将思政内容形象化,符合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让他们思想上理解得透、行动上做得好上下功夫,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引导他们成长,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人民网公开课联合学校推出“思政大课”手语版。我前期与思政课教师深入沟通、解读“思政大课”的内容,根据手语翻译的特殊性、授课教师的语速及翻译手速的配合、特教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手语翻译内容,旨在原汁原味地呈现“思政大课”的精彩内容。

  我努力成为听障学生的“人生导师”。每年以“惜时·改变·自强·进取”为主题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小我融入大我。师生互动中,有学生问及我的人生目标,我总是无比坚定地告诉他们,“做你人生最好的老师。”曾经教过的一名听障学生,基础一般但肯努力,每天都在进步。我时常鼓励他,帮助他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大学英语结课后,我们从师生变成了朋友。他时常向我汇报自学英语的进度并努力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新学期,他以研究生的身份又成了我的学生。他说,“当初就是因为有了您的引导,我才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听了既感动又欣慰。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2021年立冬那天是星期日,天津下了入冬以来的最大的雪。为了不耽误周一早上8:00的课程,我冒着大雪走出家门,登上末班公交车。两个多小时后,在学校附近找到一家快捷酒店住下来。第二天清晨阳光明媚、积雪成冰。我一步一滑走到教室。当第一位走进课堂的学生发现我像往常一样,做好了上课准备,他感到很惊讶。他说,“同学们都以为昨天那么大的雪,老师一定不会准时到校上课的”。随后,同学们踩着积雪和冰凌陆续来到教室。课堂上,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讲课,踊跃回答我的提问,每个人内心都充满着冬日阳光般的温暖。


  十年时间倏忽而过,我格外珍视这一路走来遇见的学生们,也格外珍惜我和学生之间的点滴故事。在特殊高等教育一线的这十年,我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让我与听障学生结伴而行、分享人生,融入社会、实现梦想,这是我最大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