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服务乡村振兴 浙江省首期“新农人”创新实验班青年农业骨干收获满满
2019-06-11 14:1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陈胜伟 编辑 叶晨曦)6月11日,刚刚完成了浙江省首期“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第三学期的课程后,嘉兴市天篷农业休闲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磊燕恋恋不舍地回到公司。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她暂时放下了公司的工作,安静地坐进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上课。

  和高磊燕一样,从今年6月初开始,来自浙江省11个地区的48名从事现代农业创业的青年与浙江农林大学30名在校生,再次回到浙江农林大学首期“新农人”创新实验班进行课程学习。这次集中学习,也是“新农人”创新实验班学院的第三个学期,今年下半年再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就可以修满规定学分,如果考核合格可获得浙江省“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的结业证书。

  “我们这群在一起学习的同学们,虽然年龄都不一样,但都有着同样的激情,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收获更美好的明天!”谈及自己一年多的学习体会,高磊燕说,“新农人的课堂让我们知识储备得到了提升,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校内校外的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的激情,课堂的学习让我们有了新的概念,户外的考察让我们汲取到了新的视野。”

  杭州禾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凤,也是“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的学员。他坦言,在“新农人”创新实验班,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能有幸参加新农人创新实验班,既能享受到校园美景,又能和新农人伙伴们敞开心扉,探讨如何聚力做好自己的产业。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学习,让作为新时代新农人的我下定了决心,要全身心投入到农业领域,去带领更多农人致富奔小康!

  “通过学习,加深了对现代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既学到了新的农业推广理论方法及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一些技能技巧,又了解了目前农业科研的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促进了自己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千岛湖斑斓时光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余菁说。

  她认为:“作为‘新农人’的一分子,有机会和其他新农人一起交流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观念,用试验、示范、交流、引导等方式,传授传播种植管理经验,改变自己农业观念及行为,从而改变自我决策及管理能力。通过在‘新农人’创新实验班学习,在促进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够间接带动自己所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据介绍,浙江省“新农人”创新实验班成立于2018年,是拓宽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为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新举措,“新农人”创新实验班每年举办一期,每期招生80人(在校生30人)左右,培训周期为2年。该创新实验班主要面向志愿服务三农、扎根农村创业的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年龄在18—40周岁之间的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返乡创业大学生、村级组织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面向“三农”的社会组织骨干、退伍军人等农村创新创业青年招生。

  “新农人”创新实验班实行“446” 培育模块培养(即4大专题模块、4大平台模块、6大项目模块),实行“一点三线、全程分段”的培育方式,以农村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创业水平提升为三条主线,分集中培训、实习实践、参观考察、创业孵化4大平台模块相结合进行培育,其中集中教学分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农村创业、美丽乡村四大专题块开展。

  学习培养期间,浙江农林大学还组织学员赴相关精品村、示范村学习考察,为每位学员配备导师、提供创业兴业指导,组织在校学员利用暑假进行实习实训,组织学员进入企业开展以积累农业生产管理经验、适应农业社会环境为目的的实习实训,并撰写调研报告。学员们还按自愿原则组成3-5人的创业团队,进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企业的实体基地进行创业孵化。

  衢州市花千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骋认为,“新农人”创新实验班采取与其他培训完全不同的模式:由学员自助选择课程,学校组织安排师资力量。多产业混合培训模式,有助于新农人开展更多的行业交流,为自身实践过程进行取长补短,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取得新模式,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学校还将积极鼓励引导青年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为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浙江农林大学“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的叶斌老师表示,经过“新农人”创新实验班专业化培训、系统化实践和精准化指导,学员能够对“三农”建立起朴素情感,成为促进农业生产进步、产业业态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基层规范管理的农村青年带头人,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