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汪湖瑛)12月3-5日,主题为“SEE YOU SEE ME——中国心 世界眼”的2019年江干区首届教育国际周拉开序幕。3日下午,江干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外语演诵活动举行,这是首届教育国际周的重要内容。
整个演诵分“教育·历史·传承”“育人情·世界行·技术新”“亚运·杭州·我们”三个篇章,共10个节目,内容主要取材于江干各校在推进国际化教育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比如采实教育集团理事长何志英40年倾心创办4所学校。早在10年前,采实就开始探索提升师生国际素养有效路径,2008年引进斯坦福英语课程提升学生口语水平,2015年创建“双语班”搭建国际发展平台,2018年,采用5G+VR技术创新现代教学模式。
记者发现,这近60位演诵者均是来自江干区各中小学校的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是3年内的新教师,并且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刚刚获得杭州市第二十三届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朱佩誉老师任教初三语文,她用流利的英语讲述了何志英校长的办学故事。“我觉得,良好的综合素养在成为教师之前就应该具备了,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也是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应当做到的。”
此外,还有不少老师使用法语、德育、日语、韩语等多语种进行演诵。采荷中学的英语老师李樱花,她参与演诵的内容是文化融合之旅,虽然她教的是英语学科,但现场她却用流利的德语展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我大学里的第二外语是德语,本科期间学了两年,研究生又学了两年,拿到了大学德语四级证书。”李老师说,德语是刚接触的时候很难,后来就越学越简单了,主要是把德语的“性数格”弄明白。
李老师现教八年级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德语给德国项目班的孩子上课时能用到,“德语课都是通识类的,简单地让孩子们了解了解德国的地理、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李老师认为,学语言其实是陶冶性情的,不宜太功利。
演诵间隙,“江干青年教师亚运志愿者服务中心”揭牌。该中心由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组建,设立在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目前,已有来自江干区中学、小学、幼儿园的600余名教师加入志愿服务中心,预计通过培训和考核评价,到2022年将达到2000多名。志愿服务中心教师中,50%的人能够熟练使用外语,20多位教师有留学经历,近百位教师曾赴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交流研学。
演诵活动后,江干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晖接受采访时表示,江干区首次开展教育国际周,其中重头内容就是青年教师演诵活动,“以后,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成为江干教育的传统节目。我们的初心就是在城市国际化背景下,让教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具有国际交流意识和能力。”徐局长说,看了青年教师英语演诵活动之后很感动,原来年轻教师的能力这么强,希望在年轻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增强国际意识和能力,未来能够走向国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当前,杭州正处在“后峰会、亚运会、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江干已成为杭州眺望世界的窗口,世界联系杭州的东大门。身处城市能级提升的蝶变期、数字经济赋能的迭代期,江干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早在2018年,江干区教育局就已组建教师外宾接待志愿者队伍,助力2019年亚太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第三次会议(ABAC)会、2018年杭州国际人才组织与智力项目交流合作对接会等的接待服务工作。从2015年开始,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每年组织新入职教师到杭州市艮山路学校进行特殊志愿服务。亚运志愿服务中心的成立是江干区教研院新教师培训模式又一新创举,将有力地促进江干教师国际素养的提升。
目前,江干区共有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5所、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及创建学校11所、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及建设立项项目10个。46所中小学校与16个国家(地区)的165所学校缔结姐妹学校。2019年,共开展67批次,175名教师、909名学生赴境外参加友好学校交流、研训等活动,并在国际合唱比赛、世界中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DI全球总决赛等国际赛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高品质开展28个“外教进课堂”项目,开设有英语、德语、足球、STEM、戏剧等课程。高起点开办杭州钱江贝赛思国际学校,打造区域涉外教育品牌,满足社会多样化、高品质的教育需求,助推城市国际化建设。
据悉,本届教育国际周由江干区教育局主办,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杭州市江干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国际交流指导中心承办,区内8所中小学协办。国际周期间,将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精品论坛、青年教师外语演诵、双语课堂、中美同课异构、新教师风采秀、中小学生英语风采展、中小学生主题海报设计展览、各中小学校园国际周等八项活动,从区域、教师、学生、学校等层面,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展示江干教育国际化实践成果,营造城市国际化的良好氛围,满足公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教育需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