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张可宁)“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中针对有重度残疾的学生进行的上门教育的教学方式。11月27日,月雅河小学融合教育中心的几位老师们,在蒋辉军校长的带领下,为融合教育中心一名无法入学的儿童送教上门,给孩子的家庭带去了信念和支持,在冬日里为他们开启了一片阳光天地。
11月27日下午一点半,融合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带着书籍和教具,拎着牛奶和零食准时来到了小凡的家。一进门,便看到小凡正躺在摇椅上悠然地看着电视,当他抬头看到熟悉的老师们时,喜悦的表情立马浮现在脸上,在妈妈的呼喊下站了起来,开心地接过了蒋校长手中的礼物。
在随后与孩子家长的交流中,老师们先详细询问了孩子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家属在家的生活情况,并参观了上一次送教上门时所设置的视觉提示策略在家中的实施情况,以及认真聆听了家长反馈的成效和建议。
在对孩子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老师们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笑容、专业的素养耐心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送教前精心设计康复训练计划,送教时手把手传授知识,分别从语言、认知、运动、生活自理等方面进行教学和康复。
在教学中,老师们也欣喜地发现,小凡的情况较上次送教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能独立行走,能听懂简单指令等。这些都给了老师们极大的教育信心。
教学活动的休息间隙,蒋校长向家长介绍了融合教育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学校的教学目标,并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家长进行了康复方法指导,使孩子在家里也能接受教育康复。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困惑,老师们也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详细解答。
需要送教的孩子们往往在生活上基本无法自理,有的无法行走,不能来学校读书学习,但是,他们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送教上门就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关怀。这是一种爱的延续。
“送教上门”是把课堂搬到学生家里。要做到这看似简单的空间转换并非易事,它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天长日久的坚持、付出和陪伴。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中,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老师们感到欣慰。一点一滴的积累,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们定能守候到最好的自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