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占尘雪 通讯员 董高华)6月8日上午,“江南丝竹”杭州市文龙巷小学非遗传承点授牌活动在文龙巷小学举行。杭州市文化馆副馆长谷志勇和江南丝竹名师陈霞芬老师为学校授牌,文龙巷小学校长赵秋红和学生代表揭牌。由此,国家级非遗项目“江南丝竹”杭州艺术学校传承基地杭州市文龙巷小学传承点正式成立。未来,双方也将在“江南丝竹”的传承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据了解,“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音乐风格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2008年,杭州申报的“江南丝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3年4月,杭州艺校成为“江南丝竹”的保护单位,2019年10月成为杭州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为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文龙巷小学与“江南丝竹”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杭州艺术学校达成合作,在校内设立非遗项目“江南丝竹”民乐的教育传承点,并于2021年1月正式创建杭州市文龙巷小学“江南丝竹”民乐团。民乐团共设“阮”“三弦”“竹笛”“古筝”“扬琴”“二胡”“琵琶”七个子社团,设正式团和预备团,分两个梯队培养非遗文化的小小传承人。在接近两年的学习时光里,民乐团的文龙娃们都深深地体会到了民族乐器的魅力,为自己是一名小小非遗继承人而倍感骄傲。
活动伊始,杭州艺术学校副校长方炜做了作了讲话,他表示,杭州艺术学校和文龙巷小学都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两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杭州艺术学校侧重艺术教育;而文龙巷小学是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体育特色学校。“江南丝竹”非遗传承点授牌,让两所学校文体融合、齐头并进。
这些年来,为推动“江南丝竹”的传承和保护,杭州艺校做出了不懈努力,此次在文龙巷小学设立传承点,大大拓宽了“江南丝竹”的推广以及传承和保护的渠道。学校希望小朋友们通过学习,以兴趣带动责任,一起弘扬民族文化,让“江南丝竹”被更多人“看得见、摸得着”。
“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为庆祝这有意义时刻,杭州艺术学校“相和”江南丝竹乐团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运河春早》和《江南好》。
此外,文龙巷小学民乐团的孩子们还带来了《绒花》《步步高》《浏阳河》《瑶族舞曲》《凤翔歌》等经典曲目,清新悦耳的音符化为了友谊的桥梁,悠扬淳朴的音乐让现场的来宾们沉醉其中。
最后,两所学校共同签署了“非遗进校园”共建协议书。方炜副校长说:“推动非遗进校园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一种历史责任、社会责任。我们要坚定自信、坚守蓝图,让教育更有人文情怀、更具文化底蕴,我们两校通过本次活动成为了一家人,接下来我们会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加快建设新时代非遗进校园提供强大保障。”
江南之韵,民乐之美, 少年之志。古老的丝竹音乐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永续,未来也必将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别样的光彩。学校希望,这个授牌仪式是个起点,孩子们可以用满腔的热爱去延续历史的文脉,做好小小传承人,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江南丝竹的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