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陆平远)在杭州市东城第四幼儿园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身穿红马甲忙碌的小小人儿,他们在门口当礼仪问好,在快递站分发快递,他们的身影在角角落落,融入了日常,他们就是“暖伢儿志愿者”。
东四幼的暖伢儿不仅懂礼仪,乐于助人,还爱动脑筋,会努力解决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们在整理平衡车中,发现平衡车倒在一起,非常不好拿取,每次整理都比较困难。“怎样才能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拿取平衡车呢?”
于是,小伢儿与平衡车的故事就此展开。孩子们发现,仅仅是靠在墙上,不足以长时间牢固地支撑平衡车,而且玩车区也没有那么多位置去摆放。于是孩子们开始尝试设计支架,制作支架来固定平衡车的轮子,达到支撑的效果。第一次的尝试并不容易,所有的孩子都失败了,他们发现原来黏土是黏不住圆木块的,树枝也无法支撑重重的平衡车。
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平衡车呢?孩子们开动脑筋,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平衡车的特性进行分析,孩子们发现平衡车有笨重、无法独立支撑的两个特点。于是孩子们开始了第二次的材料大搜集,在多次实践后,成功制作出了支架。
支架投放后没几天,开始接连下雨,一场大雨,也让“支架”出现了新问题。孩子们发现纸盒制作的支架淋雨后变软破了,无法继续支撑平衡车,而木块制作的支架仍然好好的,这一发现也让孩子们开始进一步思考:户外支架的材料选择。
暖伢儿的行动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户外支架,链接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发现户外支架的材料特点。
孩子们利用木板、大矿泉水瓶、胶带缠纸箱等材料,制作出了一个个防雨性的户外支架。他们将制作好的支架投放到“玩车区”。看着整洁的平衡车,孩子们拍手欢呼:“小班弟弟妹妹一定很开心,他们也会为我们制作出的支架骄傲吧!”
“暖伢儿服务”活动引导孩子感恩他人、服务社会,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责任心,提升做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提高自我价值。当孩子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材料收集、实践操作等方式,想出解决办法,而孩子的辩证思维也在问题冲突中不断得到提升,他们也切实地在帮助别人中收获了快乐。
爱动脑筋的“红马甲”将带着思考,继续在助人的行动中前行,让暖伢儿成为冬日里的一抹暖阳。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