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第19届亚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作为具有强劲区域优势的体育人才基地、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行业服务中枢,本届亚运会共有5名教职工和3名校友担任裁判员,66名师生参与赛事保障专业技术支持或专业岗志愿工作,其中3人担任组织及技术领域主任,在亚运盛会各环节中尽展温大体育专业服务担当、沉淀反哺后续全方位人才培养。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担任裁判员工作的教师有国家级田径裁判杨志敏,跆拳道国家级裁判周义义,羽毛球国家级裁判郑艺,皮划艇国际级运动健将及皮划艇静水项目国家级裁判朱敏圆,游泳国家级健将、游泳国家级裁判张昕。另有历届优秀校友金海和叶志远、吴联杯等分别担任室内排球、田径项目执裁工作。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张文健担任温州大学亚运会训练场训练组织主任;温州市足协副主席金川江担任温州体育中心竞赛技术运行主任(足球)、足球国家级裁判、温大足球队教练林辉担任温州奥体中心竞赛技术运行主任(足球)。
杨志敏:见证“运动之母”魅力 播撒“终身运动”种子
作为国家级田径裁判员,杨志敏多次参加省运会、全国田径锦标赛、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裁判工作,但首次在杭州“大莲花”执裁亚运会这样高规格的田径比赛,对本人也是一种历练和提升,也是自己退休前达成的职涯心愿。
这些天,他持续被中国选手的拼搏精神和观众的热烈气氛所鼓舞,也深感作为体育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将赛事中的生动细节和故事,持续补给到优秀体育师范人才的培养的术科研习方案中来,为助推深化全社会五育并举,把好体育教育启蒙的人才“源头关”。
杨志敏真切表示,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是每个体育专业学生必须要很好掌握的一个基础运动项目,为更好传授给体育生以运动能力,重点让引导他们为自己未来的学生植入终身运动的体育精神,让“运动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这才是赛事传播的魅力所在。
周义义:高标准无国界执裁 跨界功夫更在诗外
周义义此前通过系列严苛选拔最终担任杭州亚运会跆拳道项目录像审议岗位的工作。据了解,录像审议设备现场设有三个机位,通过实时高清录像回放,及时更正,大大地提高了教练、运动员、观众对裁判组判罚工作的认可度,是一项为确保公平竞赛的关键措施。而录像审议员应在收到对即时录像重放进行审查后30秒内将审查结果告知主裁。因此,该岗位一般由丰富的竞赛经验和裁判知识的资深裁判员组成,具备高度集中的精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交流应变的能力。
本次岗位,周义义的履职也体现出了组委会对我校教职工业务能力的高度认可。录像审议组的审议过程以现场多屏幕投放的形式对外公开。纵观整个比赛的裁判工作,均体现出了高度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有效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得到了参赛运动队的高度认可,实现了整个比赛过程零申诉。
周义义表示,在亚运会这样的国际性赛事中,裁判员的语言关是能与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交流无障碍是硬性标准之一,必须过硬到能够流畅沟通决策。同时,如何及时归纳总结赛事理念和知识合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从而使学生获取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
“作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必须要有强大的赛事洞察能力,能识别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预判他们的后续行为,并为运动员创造公平、公正、良好的竞赛环境,让运动员赢得光彩、输得坦荡。接下来,在本硕生教学中,我打算将亚运工作见闻凝练为若干节日常素养课,让学生能浸润其间并看到更高的标准、奋起直追,无论从英语工具到运动心理!”周义义如是说。
郑艺:见证诸多巅峰时刻 抓基础为育人原点
作为本次亚运会执裁团队的一员,郑艺认为,做好亚运会执裁,需要“360°”视角,要在确保比赛的公正和公平的前提下,时刻关注运动员的动作、比赛规则以及赛场变化。同时,裁判员更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以便在必要时与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裁判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些的前提就是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也是后续在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中,郑艺将在课堂中重点去强化的教育原点。
制裁期间,郑艺见证了许多精彩绝伦的比赛瞬间,不断被同行及运动员们展现的优秀身体素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所震撼,也让其深刻地感受到了体育竞赛的魅力和意义。
她表示,要保持自我加压精进技能,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步伐培养更多优质体育人才尽献绵薄之力。
张昕:见证志愿服务金名片 体育人才培养“四加强”
张昕感慨,本次亚运会技术官员的工作经历,让她感受到了亚运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热爱体育事业和珍惜当下的工作生活。
尤其是本次志愿者在杭州亚运会中为运动员、观众和媒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更成为了本次杭州承办亚运会影响力扩大的金名片,也让其意识到了赛事专业服务意识未来也有必要纳入到日常术科素养课程中,为赛事组织赋能增色。
△ 左一张昕与亚运会执裁团队在一起
对于今后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张昕表示会在教学中加强四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二是要加强体育相关素养提升,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思辨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外语水平。三是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如组织比赛、裁判执法、教练指导等方面。最后,要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了解体育历史和发展趋势等。
她期待能依托交流研学、阅读书籍、实战磨砺等方式进行培养,以期人才输出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敏圆:专业来自源于自我挑战 理论与实践需彼此升华
“我觉得杭州亚运会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赛事,是集全国人民之力,共同打造的一场盛会。能作为一分子参与其中非常荣幸,让我感受到了国家伟力和巨大变化。”朱敏圆有感而发。
据介绍,朱敏圆先后多次斩获皮划艇亚锦赛、亚运会、世界杯等比赛冠军,获省“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如今,她是温大水上运动项目主教练,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把水上运动的种子播撒到大学校园里。
△ 右一朱敏圆与温州大学执裁团队在一起
她感慨,本次中国的赛事运营团队和NTO(National Technical Officials 国家技术官员)非常专业,对细节的把控非常精准。从场地的布置到流程的安排非常完善,这说明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到位,这也是令裁判员工作顺利和流畅的保障。
朱敏圆说,在本次工作当中,自己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语言,“我只能通过简单的单词和肢体语言去交流,所以语言关是个人执裁国际赛事必须克服的困难。”下阶段,朱敏圆将在这方面不断自我挑战。
对于高校皮划艇等水上项目人才培养,朱敏圆认为,未来需要在教学训练中抓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将理论学习纳入实践中高度升华内化、融会贯通;其次要引导学生把吃苦耐劳、认真专注的工作作风融入到日常赛训中。
林辉:拓展赛事组织视野 提升预见性管理能力
日前,温州奥体中心场馆竞赛技术主任林辉在温州奥体中心接受CCTV13频道《亚运1+1》的专访,讲述杭州亚运会女子足球1/4决赛,日本VS菲律宾比赛过程中因暴雨雷电天气中断的过程和场馆的处置。
林辉表示,本次天气中断的场馆预案处置将作为翻转课堂的授课案例,把最新的足球竞赛专业知识反哺学院,注入平常教学工作,让学生拓展洲际综合性赛事组织视野的同时,学会授课、带队伍,更要善于“预见性”动态管理赛事进程。
近年来,温州大学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先后实现足篮排网球等省级国家级术科赛事成绩十余项历史突破和金牌三连冠。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始终坚持三全育人,围绕“5s”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构筑“名师-名教练-名校友”等全员育人链条体系,依托“教管训”和“家校社”两个协同,强化赛事育人、锻造意志品格,推动赛场思政与课程思政并举,为浙江省内外输送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并以学科专业赋能、持续服务地方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来源:浙江教育频道;作者:陈显婷 王晓华 高宇翔 陆冰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