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第四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在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成功举办。来自中德高校的代表、中德教育研究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高校国际教育与产教融合负责人齐聚合川,在现场就“AI时代的中德高等教育合作与实践”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活动现场
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邓睿,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余远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党组书记,中国计量学院(现中国计量大学)原党委书记纪正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高专委理事长王立生,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原秘书长江波,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Prof.Michael Namokel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了本届论坛活动。秉承让中德高等教育合作与实践发展更美好的理念,就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德合作办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中德国际教育如何共话产教融合等议题进行了分享。
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
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
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余远牧
论坛为媒,共话中德高等教育
论坛开幕式上,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致辞。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承诺将为论坛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期待通过交流和探讨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德教育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代表本次论坛指导单位向大会致辞。他提到,论坛将深入探讨AI时代下的中德高等教育合作与实践,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提供新方案。
合川区副区长袁晓钦强调,此次论坛是合川国际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为合川提供了学习国际先进理念的机会,并向世界展示了合川的独特魅力。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邓睿指出,重庆市正积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打造内陆教育开放高地。本次论坛将促进中德教育合作,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重庆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余远牧在致辞中强调,重庆与德国在政治、经济、教育和科研等领域紧密合作,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化国际合作,培养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据悉,中德国际教育论坛每三年举办一次,自2013年起,已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成功举办了三届。旨在以论坛为媒介,促进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加强与德国同类大学的合作交流、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体制、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
高新科技赋能高等教育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如何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党组书记,中国计量学院(现中国计量大学)原党委书记纪正昆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高新科技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引领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高等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掌握科技应用技能,善于实际操作的实用型人才。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党组书记,中国计量学院(现中国计量大学)原党委书记纪正昆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高专委理事长王立生呼吁民办高校利用高新技术加强依法治教,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办学质量和层次,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与德国高校加强交流合作。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原秘书长江波指出,面对中德教育交流合作出现的问题,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中断的教育合作项目、延长合作链条、确立优先发展专业和领域、加强政策沟通和制度保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办学成果为例,可以利用AI加强师资培训,强调人工智能在教育变革中的作用,倡导共同培养职教师资,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林海则强调了山东农业大学与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契合以及在国际合作和教育资源提升方面的努力,提出利用科技培养新时代人才是关键。
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Prof.Michael Namokel以《面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教育》为题,在其报告中主张促进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提倡以人为本,利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革命性地改变教学方式,提供个性化、高效的教学体系。
德国ASIIN专业认证中心的M.Song就《ASIIN的质保优化方案如何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题,阐述了ASIIN的质保优化方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并认为ASIIN的认证工作对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德国ZEvA专业认证中心的Anja Grube介绍了该中心的国际认证和质量评估方法。ZEvA的认证工作旨在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大学的国际认可度和吸引力,促进学生流动和国际合作。
德国ZEvA专业认证中心的Anja Grube(中)
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分会副秘书长任蕾通过真实的数据详细讲解了中国国际学生流动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人大代表、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发言人王雨蕴讲解了完美世界教育是如何以数字文化思维培养人才并破解AI时代教育挑战。
AI赋能教育,共话产教融合新格局
活动当天,除了开幕式上的主论坛,还设置了4个专题分论坛、19场学术报告,包括德国专业认证与中国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人工智能在专业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影响、创新与前景;乘AI时代之势,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论坛等。
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Prof. Michael Namokel分享了该校与工业界合作时间与理论相结合的质量。Prof. Michael Namokel表示,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通过提供现场、远程、全日制和兼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环境,以及结合企业实习的双元制学习模式,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大学与多家机构合作,实行双学位和联合学习计划,确保项目合作的高质量与创新性。Prof. Michael Namokel特别提到了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中德合作项目,强调了共同对话和技术交流的重要性,并展望了中德两国在技术、文化教育上互补优势、深化合作的愿景。
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Prof. Michael Namokel
德国ASIIN专业认证中心的认证专家Siegfried Hermes在会上详细介绍了ASIIN认证的特点和具体操作。他讲到,ASIIN是华盛顿协议的准成员,这意味着通过ASIIN认证的学位既符合欧洲的教育标准,也满足美国的要求,成为通向国际工程师职业的“通行证”。获得ASIIN认证的学生,其学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这为他们未来在海外继续深造或进入国际就业市场提供了便利。最后,ASIIN认证在48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国际质量保障网络。通过共享数据和标准,ASIIN认证为全球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德国ASIIN专业认证中心专家Siegfried Hermes
安博科技集团CEO兼总裁薛建国在演讲中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通过AI+3D技术应用和融合创新来增强新优势。他介绍了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认为这些技术是当前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教育环境和资源的聚合,以及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薛建国还以实践案例的运用,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基于AI的教育环境、3D技术应用等创新技术如何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提升教学效率,丰富学习体验,实现更加个性化、沉浸式的教学模式。
安博科技集团CEO兼总裁薛建国
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正益做了《专业知识智能体建设与智慧教学探索》为主题的报告,他表示,高校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缺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习一遍内容,利用高新科技可以实现知识智慧化、教学智慧化、教研智慧化、终端智慧化,这些都是教学智能化的好处。比如,目前建设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智慧教学数据基座”,激活重庆大学课程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数字孪生实验室平台等教学平台数据,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交互式的教学资源与服务,筑牢了智慧教育“智能+”模式的软件基础。
重庆移通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副院长谭劲秋则带来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视域中的“四维”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重庆移通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国际化育人平台建设》为题的主旨报告。他表示,目前德国工程学院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是和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个是和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重庆移通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中外合作的硕士和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至今已向海外输送了近千名学生深造,通信工程等六个工科专业获得德国学科专业认证协会(ASIIN)的认证,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同类专业全部通过认证的高校。
此外,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李大雪,华北理工大学教授刘佳鑫,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丽丹,西安欧亚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主任罗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副院长顾金成,湖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志远,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院长、北京数字货币研究中心主任江晶晶,重庆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文礼,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交流主任刘丽艳和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亮都在分论坛上分享了关于AI时代如何赋能高等教育的观点与看法,干货满满,来宾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最后,大家齐聚闭幕式,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邓成超的致辞中,第四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迎来完美闭幕。
文/蒋金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