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247号(教育事业类114号)提案答复的函”,就“关于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加法的提案”作出答复。
针对“建立科学教育协同推进机制”等建议,教育部表示,对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很有意义,教育部将认真研究吸收,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一、关于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机制
建立科学教育协同机制,系统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落地见效,对全面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2023年5月,教育部等18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建立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大科学”教育工作格局,全面系统推进科学教育落地见效。二是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日前,教育部正根据新课标对现行中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后的教材计划于2024年9月投入使用。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科学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2023年,启动实施“国优计划”,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同年,教育部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等五大类教师培训。四是加大资金保障。国家已建立起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也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各地各校可统筹相关经费,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科学教育、优化教育资源。五是加强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对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学生表现情况进行监测。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薄弱地区还存在中小学科学教育投入不足、师资不强、装备设备陈旧等问题。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统筹各方资金和项目,积极争取财政教育资金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支持,优化提升现有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多措并举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二、关于发挥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科学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为此,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科学课程教学。指导各地各校加强教学管理,开齐开足开好包括科学教育课程在内的国家规定课程,落实课程方案,保证科学教育课程课时。二是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指导各地各校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管理规程,确保内容和课时,严格程序和规范,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三是建设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2023〕12号),于2024年2月确定首批125个实验区和994所实验校,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四是丰富课后服务项目。开设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等课程,丰富课后服务活动项目;建立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实验。客观来看,一些学校科学教育课堂质量还不够高、实验课落实还不到位。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指导各地各校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推动学生开展研究型、任务型、项目化、问题式、合作式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用好中小学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需要动员、整合、集成各育人环节、各育人要素及社会各方,全面升级科学教育工作。为此,教育部着力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一是深化部门协同,形成部际联动合力。加强与各部门合作,面向不同需求的中小学生,聚焦“用好社会大课堂”,建立多领域协同工作机制,为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开发馆校融合课程体系。会同中国科协,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开发馆校融合课程,引导中小学生到科普场馆畅享科学教育。三是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完善科普教育专栏,丰富“实验教学精品课”,推进“实验教学说课”,充实“科学公开课”,不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助力学生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形成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将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允许各地适当引进合规的科技类培训课程。目前,一些地方仍存在科学教育资源分布散乱、质量良莠不齐、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盘点、精选、补充资源,全面动员相关单位,加强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校外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