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志愿指导 | 王亚萍:起承转合,智绘蓝图,书写人生新篇章
2024-06-16 10:3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 浙江师范大学

学生处副处长 王亚萍

  十年磨一剑,浙江新高考已迈入第十个春秋。对于浙江考生来说,“新高考”虽已不再陌生,但如何在这改革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高考分数,绘制出一份适配考生的高考志愿蓝图,仍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心中的难题。在此,笔者分享一个“起承转合”四步优选志愿填报的好方法,供考生参考。 

  “起”——承启未来,深研招生新政策

  一是查规则,明政策,胸有成竹。考生要主动了解我省录取批次及其规则、投档方式与日程安排等招生政策信息。今年我省招考依然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几大类。其中,普通类、体育类的录取方式与规则较往年变化不大,但参与特殊类型招生的考生须注意意向院校与专业是否有额外的录取规则。艺术类考生今年应当格外注意,2024年招考类型、录取批次较去年都有较大变动,切勿错填。

  二是晓动态,察形势,运筹帷幄。要主动了解最新的高考形势,掌握今年的考生人数、招生计划和选考科目要求以及较去年的变动情况,做到“手中有尺,心中有数。” 

  “承”——心之所向,专业高校双锁定

  一是“知己”选专业,“知彼”定目标。教育综合改革后,生涯规划课在高中学校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大多考生早在确认选考科目时就已有了初步的志愿填报规划。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只需对自己的高中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延续和对接,做到“知己知彼”。“己”是指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理想、家庭期望、就业条件等内在因素,“彼”是指学校和专业的往年录取门槛、办学情况、目标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就业形势等外部发展环境,以此快速选定自己感兴趣、能发挥特长,与自己性格匹配、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家庭意愿,能够成就理想的专业与院校。

  二是扬长避短,择优报考。“自画像”明确后,考生便要扬长避短,结合各院校及其招生专业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及办学特色等,找出“最优解”,避开“分数论”。

  比如,浙江师范大学以教学相长为名,是浙江省首批5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招生专业涵盖文理艺体多个门类。超过90%的招生专业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满足各类考生“择业需求”,是省内外考生的理想选择。

  “转”——探秘招考,广搜信息寻方向

  一是全面了解,避免踩坑。明确定位和目标后,要对重点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政策进行全面了解,如专业名称、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单科成绩要求、选考科目要求、专业对体检的要求等,也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方向及研究领域等专业内涵,防止混淆专业而报错志愿。

  二是熟悉政策,有备无患。高校招生专业调整和设置比较频繁,对应的录取位次变动也较大,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难以避免被录取到自己不了解、不太心仪的专业。所以,对专业意愿不明确的考生要了解学校的转专业政策。比如浙江师范大学自2017年起全面实行转专业申请零门槛,除少数特殊招生专业外,全校每年均有400余名学生转专业成功,给了广大考生学习心仪专业的机会。

  三是精准掌握,浪里淘金。网上信息渠道纷繁复杂,权威性参差不齐,考生务必要通过院校官方网站、微信平台,或直接通过院校公布的官方电话、网络渠道进行咨询。另外,考生还可以参加高校现场咨询会、校园开放日等获取信息,以确保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费时费力多走弯路。  

  “合”——智绘蓝图,理性科学填志愿

  一是理性分析,感性排序。信息采集完毕后,考生需要对各意向专业和目标院校进行排序。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最希望被录取的专业排在前面”。这是重中之重的一步,既要着眼“当下”——最大可能地用好自己的分数;又要放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专业。切勿因“现时热门”而盲目填报。

  二是合理利用工具,灵活应变。考生可以利用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结合各校往年投档线、录取名次等资料,排列出不同梯队的学校。将选定的院校根据录取人数、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名次等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再结合意向专业和目标院校,排序筛选出院校和专业梯队。另外,在参考往年数据时,不能机械地照搬,还需要结合招生计划、报考形势的变化以及个人发展需求综合权衡、灵活运用。

  三是延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填报策略。在80个专业类志愿中,前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可以冲一冲,中间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稳一稳,后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保一保。具体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进行调整。

  最后,笔者建议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发展方向来寻找自己最适合的院校与专业,遵循内心,优化志愿排序。考生无需过于纠结报考专业当下是否“热门”,正所谓“行行出状元”,选择专业的关键还是“择己所长、择己所爱”。

  “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建议考生和家长沉谋研虑,三思而后行,降低选错风险。总而言之,志愿填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才是最好的。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找准自我定位,理性分析专业的“冷”与“热”,合理设置报考梯度,录取到理想高校的心仪专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