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拓展性课程如何建设?专家教师把脉中小学拓展性课程“疑难问题”
2016-11-25 20:2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晓菲)自2015年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后,拓展性课程成为了中小学办学中的突出内容。各校围绕拓展性课程做了不少文章,校园也因此多了不少孩子的欢笑。

  但是拓展性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一些现实问题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值得深思。11月22日,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室、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举办的浙江省2016年中小学拓展性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杭州市江干区景华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三百多位专家、教研员、老师参加,为“疑难问题”把脉会诊。

  据介绍,本次研训活动为期两天,由拓展型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拓展性课程与建设考察和多层面支持课程建设研讨三大板块组成,主要围绕“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拓展性课程的建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把脉拓展性课程“疑难问题”

  明确“拓展”背后的核心内容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做了题为《深化课改背景下的拓展性课程建设》的报告,深入分析了“为什么要建设拓展性课程”“什么是拓展性课程”“如何建设拓展性课程”这三大问题。

  他认为,课改成功有三大表象,分别是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中优秀模式频出和教育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引领者。

  对于中小学要开设拓展性课程的原因,柯孔标说了三点,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配套普通高中课改的需要。“现在已经进入‘私人订制’时代,课程也可以。”

  柯孔标指出,现在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非常迷茫,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因为中小学不重视孩子兴趣特长的发展,导致最后孩子并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能干什么。”他说,从小让孩子学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选择空间,能为其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基础。

  那么,何为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柯孔标介绍,基础性课程是学生统一学习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而拓展性课程则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培育学生的兴趣特长。

  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必须明确三点,选择性、层次性和实践性。“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不能给孩子太多压力,要尽量‘压缩’,让孩子不费劲儿就能会学。同时,学校在开设拓展性课程的时候,还要考虑是否对孩子发展有用。在利用各项资源的同时,延伸和丰富拓展性课程的内容。”

  在柯孔标看来,拓展性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此外,他强调,拓展性课程的开设要与特色办学区分开来,这是学校在建设拓展性课程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的问题。“人人必修并不属于拓展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专门能力,而是一般能力。”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凯博士阐述了“拓展性课程拓展什么”“素养是什么”“如何建设素养本位的拓展性课程”三个方面的内容,强调了基于“素养本位”进行拓展性课程的建设。

  王凯又以杭州东城中学、桐乡崇德小学等学校的拓展性课程开发为例,提出学校要建立校本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要完善素养本位的学校课程框架和梳理课程资源与对应的素养目标,构建拓展性课程群,打破拓展性课程之间不成体系的现象。

  王凯说,拓展性课程到底在拓展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值得思考。比如魔术课,这么课的开设并不是让学生个个都当魔术师,而是以魔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交际魔术”拓展性课程;再比如国际象棋课,以国际象棋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即“思维国象”拓展性课程。

  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问题:拓展性课程其实拓展的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校在建设拓展性课程之前,确立校本的核心素养,并以此来统领拓展性课程的建设。

  拓展性课程咋建设?咋评价?

  江干区这几所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近年来,江干区在拓展性课程的常规管理和课程建设中积极行动,拓展社会资源,变革区域评价方式,形成了“社团型”、“项目型”、“特色型”、“实践型”、“共享型”、“整合型”等拓展性课程类型。那么,在拓展性课程的建设中,江干区是如何做的?

  在研训活动的学校拓展性课程与建设考察板块中,分别从“活动”到“课程”、从“特色”到“课程”、从“社团”到“课程”和基于“学科”的整合式拓展以及“基于个性发展的拓展性课程评价”等内容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江干区几所学校拓展性课的建设情况。

  其实,拓展性课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初对拓展性课程的理解非常混乱,很多学校把语、数、英、科等列为基础性课程,把地方、综合实践以及校本课程列入拓展性课程,这种分类是错误的。但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江干区各校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从课程到活动,杭师大东城中学的“五水共治”活动,经过三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具有综合课程的形态。如今已建构了“水与生命”“垃圾与文明”“雾霾与发展”“艺术与成长”四个主题课程;景华中学则将“春游”活动逐步拓展为以“湖畔少年”为主题的综合性课程,设计了“湖畔诗人”、钱塘健儿、运河懿人、E城慧人、新城潮人等五个系列主题。

  从特色到课程,景芳中学把特色课程“拼搏足球”分成ABC三级。A级普及型,整合在体育课中实施,并且在大课间、班级足球赛等学校各种活动中予以渗透;B级为兴趣型,为社团课程,选课走班;C级为特长型,每周安排特定课时予以训练,不仅要有兴趣,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潜能和特长。ABC体现分类的要求,均是拓展性课程。

  从社团到课程,立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升级原有社团,形成选课走班的“社团课程”体系。采荷三小和杭州青少年发展中心建立协作机制,青少年发展中心每周四下午推出十多门体艺和实践类课程向学生开放。

  基于“学科”的整合式拓展性课程建设主要路径是学科教学的重组、优化、整合。比如丁信小学的“数学绘本阅读和数学实验”,丁荷小学的《绘本阅读与生活》,再比如基于体育学科的拓展,四季青小学的“短式网球”市体育特色和校本教材与拓展性课程、彭博小学和夏衍小学“足球”市体育特色和拓展性课程开展,杭师大东城小学“击剑”拓展课程建设等。

  那么,拓展性课程建设好后,评价又该如何实现呢?这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一探索上,采荷三小的做法值得借鉴。采荷三小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围绕课程设置的“目标”进行。也就是说,不是一朝前走,还要不段回望“当初为何设置该课程”,根据目标制定评价体系,有据可依。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介绍,几年来,江干区坚持“基础性课程重整合、拓展性课程重选择”,全面优化基础性课程设置,丰富拓展性课程建设,关注整合与共享,着力打通学科和学校壁垒,深化课程体系变革。

  在全国率先推出“品德+”德育整合课程,优化德育方式,提高育人实效。构建“江干区拓展性课程资源管理系统”,开展“精品课程”评选,加大区域精品课程推广力度。“目前已建立50门区域精品课程,开放资源,供全区各校通过在线学习实现优质课程共享。”费蔚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