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实习编辑 胡语彤 通讯员 沈雪珺 童骏飞)在今年杭州市初三考生的去向尘埃落定后,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东实”)也晒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聚焦体育、艺术特长生后,你会发现他们和文化科考生一样成绩喜人:今年,东实共有25名体育特长生进入了高中,其中不乏杭十四中凤起校区、杭四中下沙校区等重点高中;艺术特长生方面,也有10位同学被杭十四中、杭四中、长征中学等高中录取。
以体育为突破口 艺术、科技全面开花
2009年9月,学校在原杭州市九堡中心小学的基础上更名并成立,成为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中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当时,张立栋校长从山东来到杭州,接手了这所学校。但是当时学校整体的状态并不如意,无论是学科排名,还是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类活动、竞赛,取得的名次基本都是靠后。
张校长说:“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受家庭情况和周边文化氛围的制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不佳,学科基础薄弱,时间一长,学校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师生对学校以及自身的发展都自信心不足。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重拾信心。”
这个突破口,就是体育。
从2010年开始,学校搭建了各种平台,让东实的体育老师走出学校,来到江干区、杭州市,甚至是全国各地去取经,再把这些优秀经验和科学理念带回学校。同时,体育组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付出了成倍的时间和精力,据统计,体育组各队教练员每学年共组织训练400余次,时间达500小时之多。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东实的体育工作不断刷新高度,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和“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也培养出了一大批有体育特长的孩子。
在今年顺利进入高中的学生中,有一名叫杨如燕的女孩,在今年的杭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了女子跳高第一名,也顺利进入了杭州第七中学。校长助理赵宏斌老师说:“今年我们的25名队员,有的像杨如燕是专业在杭州市中小学生中数一数二,有的则代表学校的女足、男篮、女排、男排参加杭州市中小学生三大球比赛时,获得了特长生资格。我们学校从第一年的3个体育特长生成功升学,到今年的25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而来。”
体育取得的一个个成绩,鼓舞了教师与学生,大家的自信心明显提升。体育获取的力量以及自信,也同样迁移到学校其他各个方面。
艺术组的老师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共同面对每一项比赛。艺术组通过小器乐进课堂着力普及小器乐演奏,提升艺术素养,同时又招收有艺术特长的孩子进入各类校级艺术团。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艺术团硕果累累,在江干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参选的15个节目均获奖,其中7个节目获得区一等奖。同时器乐、群舞、小组唱节目代表区参加杭州市艺术节,均获得二等奖,小品、歌舞剧节目还获得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二、三等奖。舞蹈分团和合唱分团的孩子们还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荣获全国少儿春晚和全国六一文艺汇演金奖,学校也荣获“全国艺术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这样的平台中,艺术老师特别关注艺术特长生的培养。近三年来,学校的艺术特长生升学人数都能保持在10人左右。艺术组的彭倩老师说:“我们有2个毕业生现在在浙江音乐学院,还有1个在杭州师范大学读学前教育专业。这6年来,从一开始我们要去主动找苗子,动员学生、家长,到现在每年都有家长主动来了解,一方面是家长的眼界越来越宽,一方面也是学校的特长生成果越来越出色。尤其是一些原本在文化课上不突出,也没有自信的学生,在艺术方面找到了自己的特长所在,也顺利进入了理想的高中。”
张立栋校长说:“体育艺术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这些年来,学校的特长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特长生的发展,也带动和提升了学校整体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同步提升。”
关注课程 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学校在实现体育、艺术突破的基础上,关注课程建设,力争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张立栋校长说:“前几年,我们在特长生的培养方面形成了体系,逐渐成为一个常态。但我们还是要为更多的孩子搭建平台,提供帮助,我们关注了课程建设,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教育的幸福。”
周红娟副校长介绍:“学校首先立足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做好课堂变革的实践与研究,摸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四会 三学 五环’体系,这是站在学生立场的课堂变革,分别从低中高三个学段入手,循序渐进,贯穿九年。同时也更多地关注学校的拓展课程,主要有社团课程、体验课程和德育课程。”
其中,社团课程倡导“人人都参与,个个有项目,天天有进步”,学校现有近百个社团项目,有文化、科技、运动、艺术四个层面,每周五下午,都是学校的社团日,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最初这些课程还是以兴趣为主,现在慢慢变成项目式的发展,很多社团项目成为了市区级精品课程。体验课程也同样精彩,给师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提升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丁慧鸿副校长介绍:“学校一直致力于不断开发、丰盈系列的德育课程,其中‘美好成长’德育系列课程,鼓励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发现自我,在序列活动中激发少年的家国情怀,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提升实践创新的综合素养,促进东实学子走向‘美好远方’。”
尊重赏识、情满校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近几年,学校则把目光放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提出以‘尊重赏识、情满校园’作为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积极打造‘和谐、优质、绿色、品质’校园。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借助校园文化的创建,使师生在享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目标,体验成功的愉悦。
“尊重”是前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形成尊重的风气,“赏识”之美就自然绽放。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浸润下,学校尽全力为教师发展搭建各级各类的平台,引领教师抱团发展,同伴补位,相互协作,相互促进。
副校长沈忆来说:“‘四叶草少年’培育模式的构建,让学生更有视野,更有自信,更有归属,更有担当,更自主。这是学校对东实学子的美好寄托,也是每一个东实学子应具备的气质。”
当东实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就是一张“四叶草少年”的金名片。2016年寒假,艺术组老师带着孩子们赶赴北京参加全国少儿春晚的表演的途中,这些孩子在车厢内有序、有礼的表现,让列车服务员连连夸赞,并且邀请孩子们拍摄动车送新春祝福的宣传片。而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孙敬丹同学在吃早餐时捡到另一所学校带队老师遗留的装有一万多元的信封,在老师的帮助下联系到了那位带队老师。
经历十年发展,东实实现了由薄弱学校向优质品牌学校转变的“华丽转身”,国内教育知名刊物《学校品牌杂志》赞誉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为“中国素质教育样本学校”。
近期,在学校组织的“高品质学校创建”干部管理论坛上,张校长提出“和润教育”的理念和主张,对学校未来的发展确立了基本定位。和润教育,就是要始终呈现一种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儿开的状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时时享受教育的幸福。通过构建和润课程、打造和润课堂、设计和润活动、实现和润教育、培养和润少年,力争让每个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