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胡语彤 通讯员 严慧)10月30日,2020“白马湖之秋”浙江省名师新课堂教学研训活动(小学科学专场)在杭州市滨和小学隆重举行。杭州市滨江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到场观摩,本次活动还通过中国教研网在线直播,省内外小学科学教育同仁15000多人在线参与学习。
余化龙校长致欢迎辞
活动伊始,杭州市滨和小学余化龙校长上台致辞。余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六和启梦,温暖世界”的办学理念,诠释了“禾之茁壮、荷之风骨、合之践行、河之融汇、何之探索、核之积淀”的六和文化及校园特色课程,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科学“新”课堂的精彩演绎
本次活动由5堂展示课和3位专家点评环节组成。一天的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充实,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余化龙校长和308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展示课。他带着孩子们“三做”热气球:学生上台演示做,学生小组共同做,再到学生讨论改进做等三大环节,环环跟进引导,促使孩子的思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余校长风趣、灵动的引导和组织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杭二中白马湖学校张佳艳老师执教《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课。她从乌鸦喝水故事激趣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行尝试,在实验中思考和发现。紧接着,张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如何让水进入瓶子,通过先后的呼应对比,使孩子们明白了空气能占据空间的科学原理。
杭州市教科所附属小学陈滔校长展示了《让小车动起来了》一课。陈老师通过定点垃圾投放的情境营建,从需要哪些材料?如何让小车动起来?如何即快又平稳让小车动起来?等问题开启小组探索之路。陈老师紧扣单元起始课的定位,引发了孩子诸多关于力的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看得见得声音》一课。徐老师基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一首“小星星”弹奏吸孩子们的注意力。紧接着通过对“皮筋琴和钢尺”、“鼓面和音叉”的“红点”运动观察,使现象更聚焦,化不可见为可见。此外徐老师将多种富有趣味的实验引入课堂:声音演示器、手机录音软件、会跳舞的小蛇等,通过多种体验,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发声物体的振动,使声音真正“可见”。
杭州市西兴小学沈佳丽老师执教《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一课。沈老师利用尤克里里引入,让学生感受不同弦之间声音的区别。紧接着,通过三个不同的闯关任务开启了“弦与音高”的长时探究活动。在长时间的活动之后,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研讨时间,使研究真正走向深入。
专家点评 引领“新”课堂教学
浙派名师名校长小学科学项目首席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来文教授,对上午三堂课进行主题点评。来教授基于教材中单元、篇目、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对三堂课进行了精准的剖析和阐述。如何突出概念学习,渗透工程设计的思想?如何轻快切入,层层递进开展实践活动?如何创设情境,聚焦中心问题,体现设计的层次性?……通过来教授细致入微的点评,老师们对课的设计与实施有了更深的认识。
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对《看得见的声音》一课进行了设计分享。徐老师基于声音单元的教学难度,明确教学主线(明线)—观察、描述发声物体在振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又隐含教学暗线—尝试用质点模型去观察描述物体振动情况。通过徐老师对课的深度剖析,使老师们明白了精彩的课堂源于深入的实践与思考。
杭州市滨江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姜向阳老师开展了《新课堂的学习样式》主题点评。姜老师基于新课堂理念,从目标明确导引学、梯级递进循序学、多种感官卷入学、人际互动合作学、实质联系意义学、适度迁移用着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述,使大家对“新”课堂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