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孟欣)近日,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总决赛落下帷幕(下简称“金钟奖”)。随之,好消息传回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涛以98.29分荣获第一名,声乐歌剧系本科四年级学生王博(指导教师陶维龙、艺术指导金麦克)以97.58分荣获并列第四名,双双夺得金钟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声组5名金钟奖获奖者中,浙江占两席。同时,刘涛创下了浙江省参赛以来最高成绩。这无疑是对浙江声乐实力最有力的证明。
本届金钟奖总决赛在四川成都举行。浙音共有15人在全国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复赛资格。经过复赛、半决赛、决赛三轮激烈比拼,8人获得半决赛资格,3人获得决赛资格。其中,楼琳(指导教师盛秧、周展)进入古筝组全国总决赛;方远、温凯雯、周宁、吴亚合、陈晨5位选手获得半决赛入围证书;范赛赛、王子一、应金苡、阮妍沁、熊同天、董静怡、赵书行7位选手获得复赛入围证书。
刘涛十年一剑斩获美声组头名
创下浙江省参赛以来最高成绩
个人名片:民革党员 青年男中音,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青年教师。
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读书期间受教于江明副教授,研究生期间赴意大利罗马、米兰、西西里学习比赛期满回国。2013年进入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工作,19年调入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业务上不断进修,先后跟随著名歌唱家杨岩、魏松、罗魏、廖昌永学习声乐艺术。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金奖(第一名);2019黄龙音乐季美声组巅峰对决特等奖,教师演员组金奖;第十二届音乐金钟奖美声组优秀奖第七名;曾获得浙江省文化厅“新松计划”青年歌手大赛美声组金奖第一名;浙江省“金钟奖”美声组第一名;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第七名;浙江省第五届青年歌唱家大赛金奖;第四届孔雀杯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一等奖;亚洲青年歌唱家比赛第一名;意大利2012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刘涛是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是浙音声乐歌剧系教师。其实他是金钟奖的常客,曾在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金钟奖比赛中获得佳绩。本次捧回金钟奖美声组金奖(第一名),是他个人专业成长的最好见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涛作为一名歌剧演员,曾参演上过多部歌剧,比如海歌剧院原创歌剧《风在哪一个方向吹》《晨钟》、浙江音乐学院复排的歌剧《党的女儿》、首部原创歌剧《国之歌》、文旅部重点扶持文艺精品项目、浙江省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歌剧《红船》等重大文艺精品,塑造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2019年9月,在浙音首部原创歌剧《国之歌》中,刘涛饰演田汉一角。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这一角色,他认真查阅相关史料,查看各类影视录像,仔细揣摩人物的性格、钻研人物的唱段。意外的是,在首演时,他因舞台上干冰湿滑不慎滑倒,导致膝盖处骨裂,剧烈的疼痛让刘涛根本无法站立,但他咬紧牙冠,忍住剧烈的疼痛,坚持演完全剧。
面对因担心伤势而“大骂”的主治医生,刘涛淡淡地说:“我是一名演员,戏比天大,您给我打上封闭,戏一定要上!”就这样,带着一颗对待舞台赤诚的心,一份对待艺术的热忱感情,刘涛硬撑着完成了全场演出,并且在第二场演出时,坐着轮椅、带着伤痛坚持到场进行幕后伴唱。
今年年初,刘涛接到了歌剧《红船》的排演任务。此时,他正在全力备战第十三届金钟奖。就在两难之际,朋友们都劝他放弃表演,选择比赛。可他毅然选择了参演歌剧《红船》,利用自己极少的休息时间来备战金钟奖。在他看来,在建党百年之际,用参演歌剧来为党庆生是无上光荣的,更是百年难遇的机会。
如果说金钟奖是对刘涛专业技术的考验,那么参演《红船》就是对他精神的锻造。可没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就在今年上半年的演出中,由于原定的主演不能到场,原本在剧中饰演张国焘的刘涛,临危受命担任李大钊一角。此时,距离演出不到一周时间。
在这短短几天内,刘涛不仅要记下新角色的所有唱段和舞台调度,还要帮助饰演张国焘的演员拍戏,又恰逢金钟奖复赛全国选拔,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刘涛说,金钟奖的比赛就是三五天时间内的车轮战,他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对得起观众的掌声和期待。功夫不负有人,演出当天,他呈现出了近乎完美的表演。
除了歌剧演员外,刘涛的另一个身份是青年歌唱家。多年来,在专业成长上,他一直以较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次捧回金钟奖,就是他专业水平的最好体现。可在鲜花与掌声背后,刘涛的夺冠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早在第十二届金钟奖比赛时,由于赛前他在《国之歌》演出中意外摔伤膝盖,使得他的发挥受到了极大影响,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今年是刘涛参加金钟奖比赛的最后机会,他志在必得。
然而,备战期间,大量的演出任务和教学工作的长期高压让刘涛的身体亮起了“红灯”。4月起,他的嗓子出现异样,不得不进行治疗。可比赛、教学、演出都迫在眉捷,他也顾不上安心休养。特别是在全国选拔赛中,直到上台的前一分钟,他才将嗓子里用于活疗的针头拨出来,强忍不适完成了比赛。
一次又一次的高压和接连不断的状况,让他一度无法继续。可他用实际行动与顽强毅力生动诠释了“天道酬勤”“好事多磨”。在奋战金钟奖的第十个年头,他终磨一剑,圆满收官。
无论对专业的追求还是对舞台的敬畏,归根结底,刘涛为的都是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所长,教书育人,培养更多音乐人才。作为浙音声乐歌剧系教师,他时刻不忘自己的育人使命,常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仔细分析每位学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将自己的舞台经验和学习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经刘涛指导和培养的学生,成绩大多位于班级前列,一人考入浙音李叔同学院,两人考入浙音歌剧学院,成为了学院的拔尖人才,这正体现了他极强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育人理念。
王博后生可畏捧回金钟奖
未来继续深造站上更高舞台
人物名片:低男中音,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大四本科生,师从特聘外籍专家陶维龙教授。2018年考入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0年考入浙江音乐学院"李叔同学院"进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校多次获得专业优秀一等奖学金等。
曾应邀赴国家大剧院参演第十二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获得"第九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比赛"暨第一届Sesto bruscantini国际声乐比赛专业本科组二等奖、浙江省校园十佳歌手、2021年获得浙江省第七届青年歌唱家大赛暨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浙江省选拔赛金奖、曾参演莫扎特歌剧《魔笛》任Sarastro一角,并举办多场艺术歌曲音乐会。
得知获奖结果,王博心中绷着的一根弦终于放松了。
提及本次大赛的心路历程,他感慨颇多。在大赛之初,他紧张、忐忑,担心自己无功而返。但在身边良师益友的开导和疏解下,他内心的焦虑逐渐褪去。为了拿出最专业的水平参赛,从最初曲目的选择、风格的把握等方面,王博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由于王博现处于本科生阶段,在专业的路上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他没有选择大赛里加了引号的曲目,而是按照学习计划选择了适合他这个阶段去学习的曲目,他希望脚踏实地的去走好每一步。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能在金钟奖这样一个高水平的音乐赛事里获得殊荣,王博感到有些意外,但倍感荣幸。荣幸之余,他坦言,本次大赛之旅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金钟奖并不是他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希望朝一日能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去呈现自己认知里的艺术。”王博说,未来他会时刻保持清醒、鞭策自己朝着最终的目标前行。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王博最感谢的就是身边的良师益友。他说,除了自身的努力,他的成长少不了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支持。身为李叔同学院的学生,王博走在令无数人羡慕的研修艺术道路上,而他一步步走上金钟奖大赛的舞台,正得到了学院非常多的帮助。
从今年上半年起,老师就一直在为学院内备赛的学生提供支持,比如请各地顶尖的教师为学子指点不足、解决困惑,关注学生备赛心理状态、情绪等……这些来自学院的关怀和专业支持让王博在赛后每每想起仍记忆犹新,倍感温暖。
正如王博所说,金钟奖是他前进的起点。对于未来,他已有自己的打算。王博说,他将去欧洲留学,前期他会不断累积曲目、丰富曲目库,在课余时间修习德语,为日后考取德国或瑞士的学校打好基础。
“浙音提供的平台能够带领我们抵达更广阔的远方,能够为我们的专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王博说,愿未来的某一天,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唱响自己的声音,唱响浙音的声音。
据悉,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代表着中国音乐各专业的最高水平。
此次刘涛和王博师生捧回金钟奖,为浙音建校以来在全国最顶级音乐赛事中获得的最好成绩,也是学校搭建五大学院实践平台、推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成果,更是建设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征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