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领航共研共促 长河高中2023年“双新”展示暨四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启幕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邱彬鑫 通讯员 张婷)感恩湖畔看春色,宏志亭前谱新曲。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2023年“双新”展示暨四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启幕。
以“双新”展示助推教育共富,以“双新”研讨共生教育智慧,以“双新”改革深推学校发展,5月11日,在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指导下,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特邀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集团桐庐分水高级中学、结对帮扶学校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友好学校绍兴市阳明中学三所中学,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双新”展示活动,探讨“双新”改革,聚焦教育提质,绘就共富蓝图。
开幕式上,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杨凯峰对长河高中五年磨一剑,从理解为先的教学到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走出了具有长高特色的改革之路予以了认可。同时,杨主任还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推进双新实施过程中应聚焦的三个方面,即转变教师观念,优化教学资源支撑,注重过程性评价。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张江英在致辞中以经典名句点明此次活动的价值就在于在对话中寻求智慧,在交流中汲取营养,在互鉴中共同提升,实现互学互鉴、共享共赢。她还提到,六十多年来,长河始终将爱与责任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追求,把爱与责任作为教育的底色和收获,秉承着“爱与责任”开展教育实践。此次两省三地四校一起开展的“双新”背景下的学科“同课异构”活动,也正是爱与责任在教育共富实践上的最佳呈现。
浙江师范大学边新灿教授从学科发展的高度,对三新背景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他认为,新课程是理念是基础,新教材则是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的教学载体,新高考则是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基础上,对高考进行的全面改革,旨在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学生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近年来,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不断推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并藉此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和教研组建设,学校地理、技术教研组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教研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式多次受邀展示报告。
在本次“双新”展示暨四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开幕式上,长河高级中学的技术、地理、综合实践三个教研组针对双新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学科建设、教材研究、学科活动,分享了相应心得感悟。
技术教研组组长孔丽亚认为,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是一个研究,每一个研究都是一个课题。以课题引领教学研究,利用数字化平台解决混合式学习难题,实践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助力提升学科教研组文化创造力,激发学生个性化发展,落实、落细“双新”课程改革,为学校发展、为学科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地理教研组组长章英频认为,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入手,进行新高考的研究,这是高三老师对新高考的研究分享。以新课标为指向,年级组为单位, 以展示课、研究课等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对双新的理解及素养落地的具体做法。
江方奇老师认为,面对新教材中的不足,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深入并充分地了解学生。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经验,并主张在这一基础上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探明学生现在的智力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等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次,使用新教材要注意别被教材束缚住。
下午,来自四校的30位老师开始了精彩的学科教学展示,双新理念在同课异构的课堂肆意盛放,双新共研如切如磋,学教竞帆齐进齐长。同一堂课,在不同教师的匠心演绎下,呈现出多姿的课堂。一睹优秀教师们各不相同的卓然风姿后,参与的老师们明白,于同中求异,于异中寻同,交流互助,集思广益,这便是同课异构的风采与魅力。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针对课堂上教师们的异彩,学校组织专家对学科教学进行点评,在思想的碰撞中助力教学更上一层楼。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以指向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研讨,共生教育智慧,绽放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精彩。
11日,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2023年“双新”展示暨四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为结对帮扶和友好学校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共富。既是长河高中“双新”教学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出发。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全体教师将继续秉承“爱与责任”的精神,且思且行,共谱长河教学新篇。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