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黄赛华)近日,周蕾名园长工作室以圆桌对话的方式开展了“儿童哲学实践联盟园研修”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高振宇教授参加。
活动开始,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副园长施玲玲向大家介绍了幼儿园各年龄段开展儿童哲学活动的一系列形式,据介绍,幼儿园已初步形成儿童哲学探究意识。随后,老师们开展了哲学绘本《先有鸡,先有蛋》的辩证互动游戏。
高教授从不同的哲思角度,表述了自己观点并阐述理由,拓展并发散了老师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老师们也发现,提出及辩驳的问题相互交织,互相影响,过程中能够再次提升并改变认知。
周园长表示,高教授在整个辩证互动游戏中,给予老师们的支持策略不断地带动游戏节奏,激发教师思辨、论证等方面的能力,拓展了教师的哲学思维能力。整个游戏看似围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两个问题,其实还延展出了更多哲学性问题。
工作室成员就思考儿童哲学绘本第一辑、第二辑中的经典部分进行了教学活动设计。
高教授对工作室学员的哲学教学活动给予了点评与指导。吴娟老师设计的《妈妈山》活动,从不同的哲思角度设计教案; 董黛老师设计了《我的邻居是坏蛋》的活动教案。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延展的话题很多,拓展的空间很大;孙亚静老师设计的《快乐泉》教案,从哲学的角度设计活动内容,操作性强。周园长强调,儿童哲学活动下的同课异构也是大家接下去要研究的方向。
最后,高教授帮助老师们梳理了关于儿童哲学的最终走向。他说,儿童哲学不是简单的必答,没有正确、标准的答案一说,而是要在讨论中获得更多认知,不断推进。
儿童的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但读懂儿童的哲学,支持儿童按照自己的节律发展,却是教师需要习得的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学员们明白了不是用眼睛盯着儿童就能发现儿童的哲学,也不是凭借直觉冲动就能生成儿童的活动。在捕捉儿童的哲学、生成儿童活动的背后,教师需要具备三个层次的基本能力,即理解儿童、行动反思,以及活动决策。每一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去练习与验证,培育支持儿童的哲学的教师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沿着儿童的哲学轨迹,不断地尝试、调整、优化教师的行为,才能更好地读懂儿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