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廖嘉琪)时至清明,人们总会想念逝去的亲人。前不久,台湾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以数字为生命延续,寄托思念。
近日,一封求助帖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这封求助信中提到,胥卫民烈士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年仅21岁。然而,他的墓碑上至今没有留下照片,这让家属萌生了为他画像的心愿。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连士棕看到这封求助帖后深受感动和敬佩,于是,他决定回归到最原始的素描,用深刻的一笔一画,让烈士与后人“重逢”。
连士棕在公益组织“我为烈士来寻亲”的帮助下,很快与烈士家属取得了联系。“收到连同学的信息时,我很感动,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胥卫民烈士的亲属。”孙嘉怿是“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组织负责人,她很珍惜这种力量,希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爱与关怀,“艺术传播的力量不可小觑,是温暖和希望的传递。”
胥倩是烈士胥卫民的侄女。为了“画像”,专程从宁波赶到了浙江工商大学。
在学校的教学楼里,她紧紧握住了师生的手,哽咽了,“谢谢你们帮我圆了心愿,真的谢谢,谢谢!”
声泪俱下的三句感谢,道不尽胥倩心中无限的思绪与汹涌的情感。她亲切地称呼胥卫民为“三爸”,从小听着她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在耳边讲述三爸少年从军的故事,眼里满是崇敬与遗憾。“我和家人从未停止过寻找三爸的墓碑,71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了他!”这次来到浙江工商大学,胥倩想圆父亲“见”哥哥一面的心愿。
“我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我听着他在部队里的故事长大,我对军人有天然的亲近和崇敬。”连士棕一边说,一边开始他的画作,“此前走访村中老人,得知胥卫民与胥倩的父亲长得十分相像,我们便根据她父亲的照片和她的口述现场作画。”
前期经过数次修正、多方联系、反复辨认,在经过现场反复修改后才得以完稿。
胥倩用手轻抚着画像,眼眶湿润,一句“这就是我心目中英雄的样子”让在场师生无不感动伤怀。
“从前我觉得革命离我很远,但这次活动,让我觉得很近。没有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做些什么,让他们的模样被世界记住,让他们的故事被世人熟知。”学校“红忆寻声”公益项目的学生代表曹珊珊说。
连士棕垂头凝视着手中的铅笔,他说,“我突然感到手中的笔有了重量,它见证了一个革命时代,一个英魂,一份爱国情和一份追思……”
教室里充斥着感动的氛围,同学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动人的一刻。
浙江工商大学团委书记、美育工作部副部长张华说,一张画像就是一段传奇,一位英烈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为逝去的英雄作画,不仅是一次极具社会意义的公益活动,更是一堂嵌入了红色革命基因的“大思政课”。“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深入了解烈士事迹,体验红色信仰的种子,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