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 通讯员 朱萍 王科霖)漫步桥梁,在城市建设中感受土木工程的魅力;走进铁路火车站,领略城市创新发展活力;穿越博物馆,体会人与自然的共鸣;深入体育馆,体味新质生产力在城市建设焕发的勃勃生机……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工程学院启动了一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杭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变迁调研”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线上问卷与线下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式,从钱塘江桥、火车站、海塘和体育场馆4个线路出发,走进城市,深度探究,体验杭城温度,在社会实践中生动诠释了工程学院“实践智慧”这一本科教育理念特色。
沿钱塘江大桥、复兴大桥直至彭埠大桥的路线,同学们见证了桥梁建设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从钱塘江大桥的历史沉淀,到复兴大桥的现代风貌,再到彭埠大桥的智能飞跃,亲眼目睹了桥梁建设在新质生产力下的华丽转身。
“每座桥都承载着历史与创新。三座大桥的建设历程展现了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桥梁建设开始越来越注重对环保材料的运用,同时也注重智能化建设,运用BIM技术和高清监测探头来实现智能化监测。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代代土木人的呕心沥血。”土木2301班曾浩轩谈到。这一路,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历史沧桑与庄重的杭州站、现代化设计高效运营的杭州东站、高科技智能化的杭州西站……这一路走来,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铁路从“旧”到“新”的变迁,以及新质生产力在提升车站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中的关键作用。“它们不仅是交通的枢纽,更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缩影。” 智能建造2301班张昊晔感慨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用智慧去解决难题,用实践去检验真理,杭州火车站的变迁,正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智慧的交融。这启发我们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用实践去积累智慧,用智慧去引领创新。”
“踏入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我穿越时空长廊,与历史共鸣。海塘不仅是水利杰作,更是人与自然斗争精神的象征,转至钱江新城二期工地,现代化施工与古老遗迹交相辉映,引发深思: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历史遗产,传承智慧与勇气。”土木2302班钱晨浙谈到。
从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出发,探访古海塘遗址并实地考察现代海塘建设。古海塘的坚韧不拔与现代海塘的智能防护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们在调研中认识到了科技创新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生,体会到了“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实践团队还深入杭州体育馆、黄龙体育中心及奥体中心,从智能建设到绿色运维,每一处细节都闪耀着“实践智慧”的光芒。高科技集成、生态平衡与人性化设计并重,展现了现代城市建设的智慧与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推动,让杭州乃至更多城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学们不仅体验了现代化与智能化,更领悟到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先进理念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城市建设者,应当积极投身到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实践中去。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